数字阅读的认知
(一)对数字阅读的态度。选择“喜欢”数字阅读的占48.6%、“态度”一般的占45.79%、“不喜欢”的占5.61%(见图6-18)。

图6-18 对数字阅读的态度
从图6-18可以看出,半数人喜欢数字阅读,不喜欢数字阅读的只占少数。说明数字阅读有着一定的阅读优势,所以才能够吸引读者喜欢。
(二)对数字阅读的认识(最多选3个)。选择最多的前三项为:“快餐式”阅读占48.6%、“充分利用时间”阅读占42.06%、“快乐阅读”占34.58%,其他如“碎片化”阅读占31.77%、“积少成多式”阅读占26.17%、“浅层式”阅读占16.82%(见图6-19)。

图6-19 对数字阅读的认识
从图6-19可以看出,读者对数字阅读的认识是准确和清晰的,那么,基于这样的认识基础之上的阅读将是一个积极的阅读态度。
(三)接触数字阅读的主要目的(最多选3个)。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为:“获取社会信息”占66.35%、“知识学习”占64.48%、“阅读新闻”占58.88%,其他选择率较低,如“消遣娱乐”占26.17%、“利用碎片化时间”占14.95%、“其他”占2.8%(见图6-20)。

图6-20 接触数字阅读的主要目的
从图6-20可以看出,接触数字阅读的目的主要是浅阅读,即获取信息、知识学习、新闻阅读等,这也是数字阅读的优势所在。
(四)对数字阅读在阅读推广中作用的认识。认为数字阅读是阅读的“推动者”占42.99%、选“参与者”的占25.23%、选“引领者”的占24.29%,其他如“跟随者”占9.34%、“补充者”占6.54%。同时,还有12.14%的选项为“说不清”(见图6-21)。

图6-21 对数字阅读在阅读推广中作用的认识
从图6-21可以看出,有四成多的人认为数字阅读对阅读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其他认识不一,这也说明数字阅读的发展脉络仍然不十分清晰。
(五)少数民族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认为“推送内容可读性不高”的占34.57%、“原创作品太少”占33.64%、“阅读内容缺乏民族特点”占26.16%、“较多复制”占5.63%(见图6-22)。

图6-22 少数民族数字阅读存在的问题
从图6-22可以看出,关于少数民族数字阅读存在问题的认识意见分歧较大。说明对于这个新阅读模式的发展脉络还不清晰,发展才起步,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