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新释放阅读推广活力
(一)阅读推广创新的改进方向
目前,西部民族地区现有的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和文化服务发展体系还不健全,不能很好适应全民阅读战略的要求。一个发展成熟的现代阅读推广体系尚未构建成型,政府与社会阅读推广事权重新配置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科学合理划分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责边界?采取何种有效的剥离机制使社会组织从对政府的依附关系中真正脱钩?如何实现充分竞争条件下各类社会中介组织的阅读推广质量提升?等等。应该更加注重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要把主要由推广部门“端菜”变为更多由少数民族群众“点菜”,从群众需求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进一步供给一批含金量较高的事项,不断增强上下联动性。
1.充分释放各类阅读推广主体的活力,完善政策支持体制,为全民阅读营造良好阅读环境。虽然阅读活动广泛深入推进,但离少数民族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认识不到位、推广有缺位、服务常错位和政策红利未充分释放等问题仍然存在。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多,更为关键的还是认识不到位,需要对阅读推广组织的承接能力高低不一、不同层级政府形成职能协同度不高、地方文化服务保障程度不高等问题普遍,造成事权不匹配。
2.优化各级阅读推广主体,确保阅读推广传导顺畅有序。优化各级阅读推广机构的权责配置,既包括不同层级推广事权的合理划分,也包括同级推广部门间事权的合理划分。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逐一厘清与政府、图书馆、社会、企业等的阅读推广的责任事项。阅读推广需要建立各种引导基金,政府直接发挥作用,凸显政策和财政资金的直接与间接支持。同时,注重政策性购买商业性服务,实现各个机构的支持、各层次通联、多层次的引导。
3.加强阅读推广的信息化建设。阅读推广信息化是数字时代背景下必备的前提条件。政府部门、图书馆、出版社等可以利用网站等信息平台征求意见,民众有多个表达意见的信息渠道,推广机构可便捷地获取各个层面的信息。我国应发挥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切实提高阅读推广工作的信息化水平。(1)搭建阅读推广披露平台。以各级政府及公共图书馆和出版机构的门户网站为骨架,以传媒机构和信息网络平台为补充,建立健全阅读披露平台体系,以利于公众获取相关信息;(2)健全阅读推广活动的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制度化的安排,及时向社会开放政府信息和数据,不搞信息封锁,打破信息孤岛,确保阅读推广活动的真实有效;(3)适时公开公共阅读推广活动的评估报告,接受社会监督;(4)建立少数民族阅读推广评估数据库。涉及有关文化发展、社会进步、语言文字、阅读规划等内容,应有文化部门、公共图书馆、出版社、传媒等单位组成,应注重大数据和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手段,建立起少数民族阅读政策评估平台,逐步收集各方各类评估情况,以便全景式、历史性地反映政策制定、完善、实施情况。
(二)完善社会组织功能
通过规范、引导和完善社会力量作为全民阅读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参与主体,在阅读推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既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阅读推广经验,又深入把握着读者需求和市场走向[12]。充分利用全民阅读环境下的阅读服务提质增效政策支持,进一步梳理阅读推广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重新配置这一层面,即将政府权力转化为政策和财政支持,社会组织由图书馆学会、读书会、出版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来行使。这是一个阅读推广重构过程,还阅读推广于社会、于民众的过程,同时也是扩大社会各个层面积极参与的过程。进一步提升学校、单位、读书会的参与能力,通过满足阅读需求、改善阅读环境、实现阅读满意度进行持续服务。
(三)构建渐进式阅读推广创新机制
1.渐进式创新出现在技术进步快的互联网推广方式上,各国在渐进式阅读推广创新与突变式阅读推广创新方面的不同路径创新系统和国情特点有密切关系,渐汫式创新在传统阅读尤其是少数民族阅读推广过程中具有可行性。发达国家渐进式创新处于世界前列,对推动国民阅读发展和阅读推广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渐进式创新与突变式创新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更适合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的阅读推广关系,渐进式阅读推广创新一般在现有资源和读者基础上不断改进推广方式,突变式阅读推广创新则会导致原有推广方式发生重大或颠覆性的改变。
2.强化文化企业的助推作用。文化企业对少数民族阅读推广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大,西部民族地区由于互联网的发展,大数据、云存储、阅读平台、人工智能、媒体融合等新兴科技企业发展较快,与民族文化发展联系紧密,政府应发挥机构设立、资金支持、方向引导等作用,有效支持各类阅读推广机构的发展。(1)要坚持以少数民族特色为主、文化活力优先、数字技术为支撑,挖掘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存量与增量的关系,创新应用研发机构的体制机制,既建机构又建机制,形成一个多头并举、共同参与、承上启下、具有文化阅读活力的应用研究体系,为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和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读者提供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阅读内容;(2)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构建西部少数民族公共阅读推广体系,文化阅读体制上要充分授权,只有阅读推广与产业化相融合,才能激发阅读推广的创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