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阅读偏好
(一)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的选择偏好。选择“纸质阅读”的占29.91%,选择“数字阅读”的占28.04%,而根据其他选项选择的都不高,如“看内容来定”的占19.63%,“看情况选读”的占17.76%和“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占4.66%(见图5-6)。

图5-6 电子媒体阅读与纸质阅读的偏好
从图5-6可以看出,在数字阅读与纸质阅读选择的偏好上,二者旗鼓相当,说明读者阅读载体的选择多样化较为明显。
(二)平时喜爱的阅读内容(可多选)。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时事新闻”“文化教育”和“民族历史”,均为37.38%,其次为“民族音乐”占28.97%、“青春校园”占28.03%、“民族文学”占28.03%、“影视娱乐”占26.16%和“生活百科”占22.42%。其他如“军事体育”“文学经典”“专业理论”“武侠仙侠”“科技科学”“科幻奇幻”“经管励志”“自然科学”等内容的选项率都低于20%以下(见图5-7)。

图5-7 平时喜爱的阅读内容
从图5-7可以看出,读者平时喜爱的阅读主要内容方面,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是:“时事新闻”“文化教育”和“民族历史”,说明读者对新闻、文化、历史等方面的阅读内容较为喜欢。
(三)阅读书刊的主要来源(最多选3个)。选择最多的前三项分别为:“图书馆借阅”的占64.48%、“社区图书室借阅”的占40.18%和“书店购买”的占24.49%。其次为“下载”的占23.36%和“学校∕公共图书馆阅读”的占23.36%。其余的选择率不高,如“同事、同学、朋友处借阅”的占14.95%、“网上购买”的占13.08%和“邮局订阅”的占3.73%(见图5-8)。

图5-8 阅读书刊的主要来源
从图5-8可以看出,阅读书刊的来源是图书馆,虽然也有部分的购买和下载,但图书馆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占主导地位。
(四)家里的藏书数量(不算课本)。42.05%的人选择“10—50本之间”,25.23%的选择“50—100本之间”,“10本以下”占26.16%,“100本以上”占6.56%(见图5-9)。

图5-9 家里的藏书数量
从图5-9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家里除课本以外的藏书数量不多,说明读书范围仍然欠缺。而10—50本之间是发达国家一年人均的阅读量,要达到这一水平仍需要较长时期的努力。
(五)一年时间通常能读多少本书(杂志不算)。“阅读3—5本”的选择率最高,占46.72%,其次为“阅读5—10本”的占25.23%和“阅读1—2本”的占18.69%,其他选择率较低,如“阅读10—20本”的占5.6%和“阅读20本以上”的占3.76%(见图5-10)。

图5-10 一年时间通常能读多少本书
从图5-10可以看出,大多数人年阅读量在3—5本,这个阅读量较低。说明许多人没耐心读书,可见进一步培育少数民族阅读力仍有较多的工作需要去做。
(六)每天使用的阅读载体(可多选)。使用最多的是“手机”,占69.15%;其次是“图书”,占57%。其他选择率都不高:如“杂志”占32.71%、“电视”占32.71%、“电脑”占27.1%、“广播”占21.49%、“报纸”占21.49%、“电子书”占14.94%、“户外电子屏”(液晶电视广告、电子大屏广告、电梯海报、公交车身广告和公交候车亭广告等)占5.6%(见图5-11)。

图5-11 每天使用的阅读载体
从图5-11可以看出,每天使用的最多的阅读载体是手机和图书。说明传统阅读和数字阅读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读者在阅读载体的选择方面都需要兼顾。
(七)每天的阅读时长。平均下来,每天的阅读时长在“1小时以上”的占47.66%、“2小时以上”的占30.84%、“3小时以上”的占9.34%,而基本不阅读的占12.16%(见图5-12)。

图5-12 每天的读书时长
从图5-12可以看出,大多数人每天的阅读时长在1小时以上,说明大多数人有着阅读需求和阅读习惯。
(八)每天花费在不同阅读载体上的时间分配。选择“手机”的占62.61%,其他选择率都不高:如“图书”占15.23%、“报纸”占7.95%、“杂志”占6.54%、“电脑”占6.47%和“电子书”占1.20%(见图5-13)。

图5-13 每天花费在不同阅读载体上的时间分配
从图5-13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手机阅读时间最长。说明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最主要的阅读载体,便捷、省事和内容丰富成就了手机阅读的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