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过程中的阅读行为的拓展
(一)阅读是一种有着人文情怀的知识生产
阅读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悦的事情,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书?为什么选择读它?读这本书能够给人带来什么收获?这些都应该考虑进去。否则,阅读只能成为打发时间的一种方式,或作为一种休闲方式。基于知识生产的主要路径:作者感悟→著书立说→读者阅读→思想扩散→认同(批评、修正、深化)融合→思潮演进∕升华。当然,这几种路径并非直线运动,而是相互交织、交替或螺旋式、波浪式地发展,由此构成了阅读知识生产的图景。历史上,通过阅读生成知识由来已久。一方面,知识的生成来源于各种思想的交汇,阅读对于思想火花的产生具有基元的性质,是思想传播的主要载体;另一方面,阅读又可以溢出知识生产而吸收成为读者个体的知识。因此,现代社会知识溢出的牵引,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一个合理理由,以阅读驱动为切入点加大西部民族地区读者阅读产品的开发和创新,是积极解决少数民族读者阅读需求的根本路径(见图7-7)。

图7-7 阅读动力机制模型
(二)数字阅读使用率越来越高
1.移动设备的广泛使用使得数字阅读正在快速普及。在西部民族地区,数字化建设步伐加快,移动阅读终端使用发展也就显得尤其迅速,许多少数民族公众从“从不阅读”直接跳到了“数字阅读”。表面上看,人们只要阅读就可以生成知识。虽然纸质图书仍然最为广泛,但少数民族阅读参与数字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际上,一个人如果没有一定的知识基础,那他对阅读文本中思想的认识、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对其中的概念的掌握、对作者阐述问题的敏感都失去了先决条件,那就既提不出问题,也吸收不到有益的知识,对这个方面的阅读兴趣就会降低。由此可见,阅读行为既是一种个人行为,也是一个深层社会活动。阅读作为一种自古至今自然生成的古老学习过程,永远是一个社会人或信息人的“跑马场”:人们通过阅读探讨读本的价值、本质、概念等内容,具有明显“知识层次”或“文化传承”的特征。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从古人的智慧和今人的经验中寻找到各种知识和答案。每一本书,都是一位良师,读的书多了,就像有无数老师指导过一样;每读一本好书犹如一次意识觉醒,通过不断阅读、实践、感悟,得到知识的升华。
2.数字阅读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近年来,讨论数字阅读成为包括图书馆、教育学和社会公众在内众多层面参与的一个热点话题。究其原因,今天的纸质阅读正受到数字阅读的影响,阅读的反思层面之所以如此广泛,是因为阅读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了,尤其在互联网、手机、电脑普及率极高的社会环境下,数字阅读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有效阅读的一种方式。进一步看,数字阅读本质上仍然是一种阅读,不过依托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数字阅读的知识生成,不再是传统纸质线性知识生成的形式,而是可以由读者来决定知识阅读秩序的链接式形式,如此的树型状知识构型(秩序),不再按传统的知识生成模式出发,不仅知识获取和利用趋于碎片化,而且让我们的思维也极不适应。可以看出,数字阅读的知识生成,既是阅读载体的演进,也是阅读方法的改变或多元。例如,新媒体就是在“融合论”的背景下基于信息技术模式而建立起的一种由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整合的阅读模式。因此,对“载体”在理解方式上的变化,决定了对阅读方向展开的讨论,而对“知识系统”在理解方式上的变化,决定了知识系统性和碎片化问题的讨论。阅读讨论,从过去对阅读内容“读什么”的关注,转向到现在对阅读“载体∕终端”的关注,正是阅读方式的深刻变化,催生了以阅读方向为特点的新实践活动的发展。
(三)数字阅读对少数民族青少年阅读方式影响深刻
1.娱乐化阅读更容易控制青少年。在数字时代背景下,“民族性”成为西部民族地区少数民族阅读推广的迫切要求,在一个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阅读构成要素不断增加,使得阅读方式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各类要素之间的关联性、影响性在阅读载体上呈现出“系统性”。数字阅读的大众化在阅读载体上呈现出“技术性”以及手机阅读的广泛性形成了对传统经典阅读的“危机感”。如,2018年风靡大街小巷、几乎大部分年轻人都会观看的小视频,从家里“刷”到家外,“轻轻一抖,世界我有。打开快手,熬夜聆听”。这些阅读特征的日益增强、相互影响、互相交织,使得阅读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多元局面。在此形式下,加快少数民族地区阅读建设,从粗放推广走向多元推广,已经成为未来阅读推广的必然要求,也意味着一种新的阅读方式的诞生与重构[19]。
2.少年儿童不适宜数字阅读。课题组在调查中发现,数字阅读的优势是阅读速度快,阅读内容增加了色彩、动漫等,但这些内容经常分散他们的阅读注意力。调查显示,数字阅读方式有着独特的互动功能,对显示构图、画面、造型等的功能来说,目前还没有文字描述能够替代科技产品的处理。少年儿童阅读需要经过三个阶段:0—6岁,图画书、有声阅读;7—12岁,童话书、视频的阅读;13—15岁,传统文化书、科普书的阅读。这样有助于摆脱从小对电子书的依赖以及少年儿童只顾看而不注重阅读理解的问题。少年儿童的阅读选择多样化了,在阅读引导上,处理好“一元”与“多维”的关系,即以学校、家庭引导为主,社会阅读活动辅助为辅;在阅读兴趣上,处理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有主流阅读,也要尊重少年儿童个人兴趣选择;在阅读推荐上,处理好“重点”与“全面”的关系,重点就是尊重少年儿童阅读规律,全面就是阅读的全面性;在阅读环境建设上,处理好“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的关系,以纸质阅读为主,数字阅读为辅;在阅读目标上,处理好“当下”与“长远”的关系,以少年儿童知识学习为当下第一阅读要务,根据少年儿童个人兴趣选择长远阅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