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三、发挥好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功能

(一)把公共图书馆构筑成为各民族共有的阅读家园

图书馆发展从识字教育到多元素养教育、从图书流通到读者活动为主、从阅览室阅读到学习空间共享、从导读读者到走进读者、从内部资源整合到社会参与五个维度[14]。公共图书馆应该围绕阅读推广的系统性要求和民族团结进步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新时代书香西部建设的路径探索和创新实践,增强书香建设的创新性、探索性、引领性,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有新的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今天,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资源都可以在互联网上获得,这种情况之下公共图书馆还能做什么?新征程意味着新任务、新要求,要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高度来推进少数民族阅读;从满足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高度认识推进书香西部建设,进一步规划好、设计好、落实好书香建设项目,不断增强全体人民的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繁荣兴盛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认识和推进书香西部建设的坚定信心,把全民阅读作为引领时代文明进步和倡导社会新风正气的重要任务,改进服务方式,拓展阅读途径,激发阅读热情,引导少数民族下一代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二)把民族文化价值挖掘纳入到公共图书馆的日常工作

民族文化传承的长期性决定了民族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期性,从历史角度看,各少数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认知共同体。民族文化的产生、发展和融合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民族文化的融合历史久远。只要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民族阅读推广工作就不能停步。从现实角度来看,西部各民族在历史传统、语言、文字、文化、艺术宗教、风俗、习惯等的特征差异将会长期存在,各民族在发展进程中因为历史、社会、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所形成的文化阅读水平差距问题更是客观存在的,缩小和消除这些差距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些因素决定了民族阅读推广工作的长期性。民族阅读推广主要体现于公共文化部门,尤其是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责任,在全民阅读大力倡导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环境下,公共图书馆有责任通过阅读推广工作实现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良好公共阅读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巩固和发展少数民族阅读,应该是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少数民族阅读的推广,不能够简单化,实际上,少数民族阅读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民族文化的尊重、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传承,不仅仅是阅读那么简单,它包含了民族文化、民族技能、民族记忆、民族感情在其中,远比简单的阅读要厚重得多,也是其他民族难以感受到的阅读快乐。

(三)以全民阅读理念拓展图书馆阅读新空间

图书馆作为公共阅读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紧紧围绕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型跨越为目标进行大胆探索和实践,以全民阅读为契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倡导新理念、落实新思路、开展新实践,取得基本公益服务和阅读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传统图书馆纸质阅读向现代图书馆的全民阅读转型跨越需要体现出全新阅读理念,推进公共图书馆阅读服务建设与发展。“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永恒主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图书馆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实体图书馆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出现了数字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等形态,图书馆发展最需要创新。少儿图书馆不应该局限于提供一般的知识信息和阅读服务,而应该有步骤、有计划、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地开展知识服务。”[15]图书馆的服务性,决定了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以读者为本的思想观念,体现服务的均等化、个性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