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什么因素构成一国相对于他国的权力?一国权力所依赖的最稳定的因素显然是地理。例如,向东达三千英里宽的大西洋和向西达六千英里宽的太平洋将美国与其他大陆隔开,这一长久不变的因素确定了美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尽管这一因素的重要意义在今天已不同于美国立国初期,但交通、通讯和战争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完全消除大洋的隔离作用。今时今日,虽然这一因素不如一两百年前那样重要,但是,美国被广阔的水域与欧洲和亚洲大陆相隔,而不是直接与法国、中国或俄国这样的国家接壤,这对美国权力地位的影响非同小可。换言之,美国的地理位置仍是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的基本因素。无论它今天对政治决策的影响多么不同于历史上的其他时期,所有国家的外交政策都必须考虑这一因素。
同样,英吉利海峡这一狭窄水域将英国与欧洲大陆隔开。朱利乌斯·恺撒不敢忽视这一因素,征服者威廉一世、菲利普二世、拿破仑或希特勒也不敢忽视。无论其他因素在历史的过程中如何改变了它的重要性,两千年前重要的东西今天仍然重要,并且所有关心外交活动的人都必须考虑到这个因素。
意大利的地理位置具有与英国的岛屿位置相同的意义,阿尔卑斯高耸的山岳将意大利半岛同欧洲的其余部分分离开,并且阿尔卑斯山谷向南缓缓下沿到意大利北部平原,向北则陡然下降。这种地理形势是意大利和其他与意大利有关的国家进行政治和军事谋划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我们所知的所有战争环境中,这种地理情况使意大利进攻中欧极为困难,而从北部入侵意大利的困难就小得多。结果是意大利遭受入侵的次数比它对外侵略的次数要多得多。从布匿战争的汉尼拔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克拉克将军,这一永久的地理因素决定了政治和军事战略。
比利牛斯山脉对于西班牙的国际地位起了某种不同的、但同样持久的作用。人们常说欧洲止于比利牛斯山脉。比利牛斯山使西班牙难于接触外部世界,它事实上起的是阻碍作用,它将西班牙拒之于改造了欧洲其余地区的思想、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主流之外。西班牙也逃避了欧洲大陆上大部分政治和军事的巨大灾难。这种处于大陆政治的边沿的地位,至少部分是比利牛斯层峦叠嶂所造成的地理上的隔绝状态的结果。
最后让我们考察一下苏联的地理情况。苏联的广阔地域占了地球陆地面积的七分之一以上,是美国领土的两倍半。从白令海峡到科尼斯堡(前东普鲁士的首都,现称加里宁格勒)的航空距离约有五千英里。从濒临巴伦支海的摩尔曼斯克到位于伊朗北部边界的阿什哈巴德约有两千五百英里。领土广阔是巨大力量的永久源泉,迄今为止,它挫败了外界进行军事征服的所有努力。辽阔的地域使外国侵略者侵占的领土与仍未被侵占的领土比起来相形见绌。
一国丧失了相当部分的领土而没有希望尽快收复的话,被征服的人民进行抵抗的意志通常会崩溃。正如我们已看到的那样,这是军事征服的政治目的。相似的征服对于俄国的抵抗却有刺激作用,特别是当征服不是为了有限的目的,而是企图扼杀作为国家而生存的俄国的时候,如在拿破仑或希特勒指挥下的征服。因为不仅俄国被征服的部分与仍掌握在俄国手中的土地比起来微不足道,而且侵略者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更多的困难。他不得不维持一个越来越大的部队,并通过在敌国纵深处不断伸长的交通线供给部队。因此,只要征服俄国的目标制订有误并倾向于毫无限度,那么,对俄国领土的征服就会成为征服者的包袱而不是资产。不是征服者在吞并领土并从中获取力量,而是领土在吞噬着征服者,削弱他的力量。
核战争的可能性增加了作为国家权力的一个来源的领土面积的重要性。若使核威胁可信,一个国家需要有足以分散其工业和人口中心以及核装置的领土。核破坏面积之大和英法之类传统国家的领土相对之小,给这类国家进行可信的核威胁的能力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所以,只有领土具有准大陆面积的国家,如美国、苏联和中国,才能充当核大国的角色。
然而,另一地理因素对于苏联的国际地位既有利也有弊。我们指的是这一事实,即苏联与其西部邻国之间既没有高山也没有大河将它们隔开,波兰和东德平原自然延伸到俄罗斯平原。这样,俄国的西部边界不存在抵御侵略的自然屏障,无论是在苏联境内还是苏联的西部邻国境内。因此,从14世纪到20世纪,白俄罗斯和俄国本土最西部地区不断呈现攻击与反击的景象,并且是俄国和其西部邻国的战场。缺乏自然边界——即像意大利或西班牙那样的由地理因素先天决定的边界——是俄国和西方冲突的永久根源。同样,尽管原因相反,法国和德国之间用莱茵河作为边界的可能性是这两个国家自罗马以来冲突的长期根源。法国一直期望占有这条河,但又无力争得。至于俄国,布尔什维克的外交部长维辛斯基在反驳对他在达达尼尔海峡问题上奉行沙皇政策的谴责时说:“如果一艘军舰要从地中海驶入黑海,无论在莫斯科的政府是沙皇的还是共产党的,它都必须穿过达达尼尔海峡。”这是对地理的绝对重要性的总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