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百年战争”一词出现于19世纪中叶,是英法两国围绕着法国王位继承问题而展开的争夺封建领地的一场跨度百余年的争霸战争。关于百年战争的起因,历史学界有很多的观点,如对法国王位继承权的争夺、封建领土的争夺、英王对法国支持苏格兰的报复和英国全民对法国财富的垂涎(因为战争可以带来比平时更多的金银百货)等等,而总结起来,主要无外乎经济原因和政治原因。固然政治因素是战争爆发的原因之一,但两国对经济利益的争夺则是百年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两国的失和,除了爱德华三世要求嗣立外,还有更根本的冲突,那就是两国对加斯科尼和佛兰德尔都有野心。
第一,英格兰作为岛国,与欧洲大陆隔海相望,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资源,时常受到欧洲大陆海盗和王朝国家的侵略,与欧洲大陆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英法两国因领地问题长期不和,到金雀花王朝时冲突更加激烈。后因腓力六世与爱德华三世的王位之争更是使得两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升级。
第二,在中世纪相当长的时期里,英格兰和苏格兰是死敌,直到1707年英格兰和苏格兰合并。英格兰和苏格兰长期不和,法国借机大力支持苏格兰以牵制英格兰。无论是英王对法国王位继承权的争夺,还是英格兰对法国支持苏格兰的仇恨,双方的矛盾只是封建的和政治上的敌对,这充其量是英格兰进攻法国的次要原因。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是13世纪后期英法在商业利益上的冲突,它主要体现在英法在加斯科尼葡萄酒贸易上和佛兰德尔毛织品贸易上的竞争。
第三,13、14世纪英国王室财政收入发生结构性变化,使国王格外关心关税的发展。对经济利益的争夺,可以说是两国不断发动战争的主要原因。在导致战争的众多因素中,加斯科尼和佛兰德尔争夺被认为是最主要的。加斯科尼位于法国西南部,属于阿奎丹地区。加斯科尼不仅供应英格兰大量的葡萄酒,而且经此地英格兰的布和谷物才得以出口到波尔多(Bordeaux)和巴约讷(Bayonne),这进一步加强了与英格兰的联系。佛兰德尔位于欧洲西北部,是法国的领地,也是英格兰主要的羊毛消费市场和呢绒进口市场,法王可以在此地征收大量的捐税。对英法两国君主来说,控制这两个地区意义重大。对法王来说,如能将这两个地区纳入版图,将加快法兰西统一进程,有助提升国王统治权威,同时给政府带来丰厚收入。对英王来说,加斯科尼作为安茹家族祖传领地,直接关系王室尊严与荣誉,将其牢牢控制有助实现重建“安茹帝国”的梦想。[2]无论从政治上还是从经济上考虑,两国君主都想要争夺两地的控制权。此外,1228年,佛兰德尔发生了下层市民和农民起义,佛兰德尔伯爵向法王求援,法王腓力六世出兵镇压了起义,并取消了起义城市的自治权。这引起英王的极大不满,于是在1336年以禁止羊毛出口来对法国施加压力,这便成为两国交战的直接原因。
无论是对近代英法两国国家疆域的形成,还是对这两个民族国家的兴起,百年战争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场战争,使得两国的封建势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从前以领地为基础的集团关系受到了破坏。由于战争中显示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力量,所以无论是在英国或法国,“国家”观念开始形成。百年战争推动了法国的统一。战后,新的法国国王路易十一(1461—1483年在位)继续打击强大的勃艮第势力,并完全兼并了这块处于分裂的领地。他的继承人查理八世(1483—1498年在位)合并了大领地布列塔尼,最终完成了国家的统一。领地的观念被国土的观念所取代。在英国,百年战争的失败和一无所获,造成了大贵族的不满,赋税负担的加重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极为愤恨。在这种情况下,新兴的约克家族与原来的兰开斯特家族发生了长达30年的战争,这场战争的结果使两大贵族几乎同归于尽,为新生的资产阶级兴起创造了条件。英法百年战争对欧洲的战争技术也是一场革命,在战争中传统的战争方式已经被淘汰,枪炮被用在战场上。在指挥上,以前的小规模的作战被大规模的战争所取代。[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