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

联姻是中世纪西欧王室习以为常的婚姻形式。很多继承庞大王国的公主们,往往把自己从祖辈或父辈那里继承的国家当作一份嫁妆。然而,16世纪以后,民族国家异军突起,主权意识从无到有。倘若没有把握住时代脉搏,把自己的婚姻与国家命运捆绑在一起,往往会给国家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伊丽莎白一世同父异母的姐姐玛丽便是如此。

玛丽统治英格兰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五年,但由于对内反对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政策,残酷打击新教徒,对外与西班牙的腓力联姻,把英格兰绑在西班牙的战车上,与罗马教皇和法国进行旷日持久的战争,最终战败而丧失了英格兰在法国的最后一块领地——加来。玛丽婚姻的前车之鉴使伊丽莎白在婚姻问题上的考虑更是慎之又慎,她不愿英格兰的国家利益因为一桩不谨慎的婚姻而再度受到损害。

与此同时,伊丽莎白一世的母亲安妮·博林本是亨利八世的王后凯瑟琳的侍女,亨利八世为了离婚再娶安妮·博林,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从而得罪了罗马。亨利八世与安妮·博林的婚姻从未得到罗马教廷的承认,伊丽莎白也被天主教认为是私生子而不具备合法的王位继承权。玛丽一世去世后,伊丽莎白虽然继承了王位,但英格兰在当时的国力并不如西班牙和法国,必须考虑如何在两强当中求生存。因此,伊丽莎白在婚姻问题上一直犹豫不决。

尽管犹豫不决,但伊丽莎白深知自己作为欧洲王室最理想的政治新娘的价值,她以婚姻谈判为外交上的秘密武器,随时根据欧陆国际形势的变化,利用婚姻谈判,最大限度地谋求英格兰的利益。

伊丽莎白继位之初,姐夫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就向她求婚。此时英格兰最大的威胁是法国。她巧妙地以此为诱饵,借婚姻谈判联西抑法,使法国有所忌惮。接下来,又以此为筹码,与法国缔结了停战和约,并瓦解了法国与苏格兰的同盟,缓解了来自苏格兰的威胁。随着英格兰与西班牙的矛盾因宗教和贸易问题日益激化,伊丽莎白又通过与法国安茹公爵和阿朗松公爵的婚姻谈判,营造与法国的友好关系,从而阻滞西班牙的进攻。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经这样评价伊丽莎白的婚姻外交:“国王的婚姻可以是邻国之间的和平纽带,也可以是赢得战争的保证。作为一国之主,伊丽莎白牺牲了个人幸福,挥慧剑斩情丝,一方面避免与欧洲其他国家真正联姻,而另一方面,假借联姻谈判与各国周旋。尤其是在处理英法、英西关系上,大刀阔斧地展开‘婚姻外交’,巧妙利用欧洲大国间的矛盾,使之互为制衡,努力为英国争取和平。”[3]

伊丽莎白在漫长的婚姻谈判中,始终以英格兰的国家利益为准绳,展现出均势外交的特征。无论西班牙和法国哪一方强大了,对英格兰都是威胁。伊丽莎白根据国家利益,利用婚姻外交,不断调整与西班牙和法国的关系,维护英格兰的独立与安全,使英格兰在她的羽翼下得到了生存发展的机会。伊丽莎白一世时期维持欧洲均势的外交思路为英国以后的政治家所继承,很长时间都是英国外交政策的重要考虑依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