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

法国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人仍虎视眈眈,国内有王党复辟势力在捣乱,国外有反法同盟在进攻。热月党在国内无情地镇压雅各宾革命民主派,镇压革命群众,它已经没有任何群众基础,它不想使革命走得更远,既害怕革命人民,又害怕封建复辟,还得对付反法同盟。这样一来,要想保卫它的政权,就必须依靠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势必完全依靠军队,这就为军事独裁开辟了道路。

在这种形势下,战功赫赫的拿破仑为法国新兴大资产阶级赏识,被他们捧上了政治舞台,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首席执政官。拿破仑上台以后,无论是在执政府时期或1804年以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政权形式虽然有所改变,而阶级属性没有改变,它始终是代表大资产阶级专政。拿破仑政权的任务,就是维护与巩固法国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建立“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因此,在他执政时期,他始终一贯地为法国大资产阶级服务,积极地保护与巩固有利于大资产阶级的法国革命的成果,积极地执行有利于大资产阶级的一切对内对外政策。

1804年5月18日,《共和十二年宪法》颁布,宣布成立法兰西帝国,取代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府的统治结束,拿破仑称帝。因法国大革命让欧洲各王室感受到威胁,故欧洲诸国组建反法同盟妄图扑灭法国共和政权。第一帝国在对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军事行动中取得胜利,击败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葡萄牙等国,其中包括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及1807年弗里德兰战役等。欧洲战争于1807年7月《蒂尔西特条约》的签订下结束。法国对外的一连串战争被称为拿破仑战争,把法国的影响力扩至整个西欧及波兰。在拿破仑带领下,法兰西帝国对外多次打败了反法同盟军队,传播了民族独立和自由民主的思想。

然而,莱比锡一战,英、普、奥等组成的第六次反法同盟,终于打败了拿破仑,拿破仑被迫退位,被放逐到他的领地厄尔巴岛上,波旁王朝复辟。拿破仑在厄尔巴岛度过了11个月,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仍然在关心着时局的发展。

1815年初,反法同盟在维也纳开会,联盟内部由于分赃不均而大吵大闹,以至于剑拔弩张、横刀相向。就在众强国不和之时,俄罗斯、普鲁士、英国与西班牙释放法军俘虏的决定,更是给拿破仑提供了强大的军力。与此同时,由于波旁贵族的残酷统治,法国人民越来越不满复辟的现状,更加怀念拿破仑时代。拿破仑见时机已成熟,便决定东山再起。

1815年2月26日夜,趁英法警卫舰队不在,拿破仑率领1050名官兵,分乘6艘小船,逃离厄尔巴岛,经过三天三夜的航行,抵达了法国地中海南岸。登陆后,拿破仑一路发表演讲,宣布自己将给法国带来和平,不再向外扩张,而且他不会再实行专制统治,将改为君主立宪制以确保人民的自由。国王屡次派兵堵截,但是所有军队一见到皇帝就阵前倒戈。士兵们紧紧把他包围起来,吻他的手,吻他的膝,高兴得哭了起来。从这时起,拿破仑的北进变成了一次凯旋。被派来阻止拿破仑前进的军队们,纷纷加入拿破仑阵营,他们对波旁王室毫无好感,因此拿破仑最终没费多少工夫,便重新夺回了权力。他马上重建势力,康巴塞雷斯、达武、马雷、内伊、苏尔特等文武大臣又回到了他身边。到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了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路易十八逃跑了,百日王朝开始。

欧洲各国君主原本认为拿破仑已经被打入了地狱的深渊,并且再也没有机会爬出来了。所以当拿破仑复辟的消息传到正在维也纳因分赃不均而争吵得面红耳赤的君主们耳朵里时,他们立即搁下彼此之间的矛盾与怨恨,再度联合起来。此时,拿破仑给他们的恐惧感更甚于“三皇战役”结束之时,他们从没有想到拿破仑在法国的地位竟是如此高高在上——不放一枪便能进入巴黎。尽管拿破仑在重返皇位之后宣布自己的“和平主张”,但这并未缓解各国君主的敌意。一日纵敌,将成数世之患。拿破仑曾经让整个欧洲颤抖,不能不消灭——他们不敢与“科西嘉怪物”和平相处。于是,欧洲各国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他们一共有70万人的军队,法国却只有28.4万人。拿破仑分析了形势,认为俄奥联军只需要用少数兵力牵制,重点打击对象是在比利时的英普联军。6月,他率军北上比利时,决定攻占布鲁塞尔。6月16日,拿破仑出其不意地在林尼战役中击溃普军。

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战役打响了。英军的指挥官是威灵顿公爵。7.2万法军和6.8万英军在小镇滑铁卢附近打了一场改变了19世纪的大决战。鏖战一日,英军和法军都死伤惨重,但就在临近黄昏法军已经占了上风时,普鲁士军队在比洛副司令的率领下突然杀了出来。法军惨败,他们拼命溃逃,尽管拿破仑和内伊企图力挽狂澜,但是一切都没有用。康布罗纳将军的最后一个法军方阵已经覆没,滑铁卢满是逃兵,拿破仑不得不随军败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导致百日王朝彻底垮台。6月22日,拿破仑宣布退位,被流放至圣赫勒拿岛。

“百日王朝”是拿破仑人生的又一个巅峰,也是他最后一个巅峰,它既是拿破仑政治生涯的黄昏,也堪称历史的一个奇迹。 “百日王朝”犹如金字塔上的黄昏,后来的每一个世纪都在仰视着它![18]

拿破仑政权是法国革命的产物,它同法国革命有关,但也有区别。它只能是法国革命的一个特殊阶段,也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最后阶段,即大资产阶级窃取革命成果,保护和巩固有利于大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阶段。由于拿破仑推行的是一条法国大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其结果为封建王朝复辟开辟了道路,葬送了自己的政权。[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