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

明治六年(1873年),年仅33岁,时任大藏省少辅(相当于今日的财政部副部长)的涩泽荣一,宣布辞职下海经商,这在当时还以入仕为荣的日本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都在猜测为什么他会抛弃锦绣前程,选择弃官从商?

涩泽荣一出生于日本琦玉县大里郡丰里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他的父亲虽然以务农为主,但却善于家计和经营,是村里屈指可数的富户。涩泽荣一六岁开始,在父亲的带领下学习汉字,诵读汉书,一年后拜邻村的亲戚尾高惇忠为师,学习四书五经及日本国史、日本外史等书籍。17岁时,涩泽荣一代替父亲出席领主征收御用金的会议,因为农家子弟的身份,遭到领主仆从的蔑视和嘲笑,这件事成为他的终生记忆,是他后期弃官从商的重要原因之一。蒙受屈辱的他从那时起就痛下决心,无论如何都要成为一个卓越的人,站到比他们更高的位置。22岁时,涩泽为了继续修汉学和习剑,不顾父亲的劝阻,只身来到江户。之后,受到“尊王攘夷”思想影响的涩泽荣一与其他几位志士准备以武力占领高崎城,杀进横滨,以刺杀在横滨的外国人。

但是在实行计划之前,由于内部发生了意见分歧而中止计划,后又担心计划走漏而带来杀身之祸,涩泽荣一在熟人的介绍下拜在了一桥庆喜的门下,成了封建幕府要员的家臣。一年后,一桥庆喜被任命为德川幕府的第十五代将军,即德川庆喜,而涩泽荣一因为善于理财、办事得力等优点而被德川家重任,成为幕府重臣。

德川庆喜执政后,将自己的弟弟送往法国留学,涩泽荣一作为侍从陪同前往。当时的欧洲正处于资本主义工业化高歌猛进的时代,巴黎成为展示经济繁荣的大橱窗。涩泽荣一在近两年(1867年1月到次年11月)的欧洲之行中,随访问团到过法国、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英国等国家,参观了大量的工厂(其中主要有针织厂、钟表厂、各类军工兵器厂、钢铁厂、机车制造厂、玻璃厂、造币厂)和社会设施(军队驻地、报社、博物馆、银行),详细考察了近代资本主义大生产的组织和经营方式。

通过这一行程,涩泽对西方近代文明有了全面的了解和全新的认识,看到了一个与日本完全不同的新世界,工业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尤其是官民与官商之间的平等相处模式是日本社会所没有的。政府官员与商人这种基于平等视角、不卑不亢的对话方式,完全不同于儒家社会里商人在官员面前卑躬屈膝的不平等关系,给来自儒家文化背景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此认定,日本只有打开国门,融入西方世界,打破官贵民贱的旧习,排除轻商贱商的思想,放开手脚发展工商业,才能国富民强。

涩泽荣一回国后不久,明治政府刚刚成立,正好需要像他这样拥有宝贵出洋经历和出色理财能力的人才。经时任大藏省一把手的大隈重信(两任日本首相,创立早稻田大学,在任期间提出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的反复劝说,涩泽出任大藏省的租税正(相当于日本现在的主税局长)。

大藏省是明治政府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最高机构之一,在日本百废待兴之时,涩泽荣一先后参与了有关税租制度、货币制度改革、公债发行、邮政制度的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一路干到大藏省的三把手。直到1873年,时年33岁的涩泽荣一宣布辞职,走上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民间企业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