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

1500年到1600年的欧洲政治围绕着哈布斯堡家族的霸权展开。哈布斯堡家族的争霸可以分成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1500年到1559年,哈布斯堡王朝与法国瓦卢瓦王朝为争夺对意大利的控制权展开了长期斗争,最终以1559年《卡托-康布雷齐协定》的签署而告终。根据这一协定,法国放弃了对意大利的企图。此后,哈布斯堡家族确立起在意大利的优势地位,并一直持续到19世纪中期。

第二个时期是1559年至1598年,西班牙是此间欧洲最强大的国家。当查理五世于1556年退位时,他将自己广阔的领土分给了自己的儿子西班牙的腓力二世,以及自己的弟弟费迪南德。腓力继承了西班牙、低地国家和哈布斯堡家族在意大利的领土;费迪南德则继承了帝国的称号,并正式接过了哈布斯堡家族对德意志领土的主权——这块土地从1522年开始便由费迪南德代表自己的兄长进行统治。此后,腓力二世成为欧洲最强大的统治者。西班牙控制着新世界中浩瀚的帝国,达到了自己实力的顶峰。不仅如此,腓力还迎娶了英国女王玛丽·都铎,因此还可以对英国的事务施加一定的影响力。

这一阶段,君主制的法国内部出现权力之争,国运一度衰落。然而,法国的衰落并没有导致欧洲其他地方对西班牙的反抗的消失。腓力自己是一个虔诚到狂热地步的天主教徒,他的国际政策一部分也着眼于根除异端。这种政策,再加上对低地国家的富裕商人征收新税的企图,导致1568年荷兰北部省份爆发了反对西班牙的叛乱。紧随其后的是漫长而又惨烈的战斗。尽管西班牙士兵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没能重新征服叛乱的省份,1579年,这些省份组成了一个同盟,也就是人们所知的荷兰共和国。在和西班牙的漫长的战争过程中,加尔文教在荷兰得到了扎实的推进,并最终成为宗教上的多数派。因此,这场战争也具有宗教战争的一些特质,而荷兰人的最终胜利也被视作是新教的胜利。1609年的停战协议实际上确立了荷兰共和国的独立;但直到1648年,这个新的国家才得到欧洲国家的正式承认。

腓力与英国之间也存在纠纷。在其妻子玛丽·都铎担任女王期间,英国恢复了与教宗的沟通;玛丽死后没有留下后裔,1558年,她的同父异母妹妹伊丽莎白登上王位,在那以后英国又一次断绝了与罗马的关系,这么做也使英国站在了西班牙的对立面上。伊丽莎白在英国宗教问题的处理上多多少少还令人满意;并且她的政府在国内也保持了强势。但是在国外,伊丽莎白不得不面对一个复杂的境况。她没有结婚,因此也就没有直系后裔。与她血缘关系最近的,是苏格兰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但玛丽·斯图亚特是天主教徒。结果,西班牙的腓力和法国的天主教势力策划了让玛丽继承英国王位的行动,这也是他们所愿意看到的。

除了继位问题外,腓力和伊丽莎白之间还存在其他的冲突点。西班牙人支持信仰天主教的爱尔兰人反抗英国人。在公海上,英国海盗在英国政府的默许下攻击了西班牙商船;不仅如此,在荷兰反抗腓力统治的战争中,英国还为其提供了援助。

因此,当苏格兰的玛丽从民怨沸腾的苏格兰逃到英国避难时(1568),并没有受到热情的接纳,反而遭到伊丽莎白的囚禁。最终,当让苏格兰的玛丽登上英国王位的阴谋威胁到自己的生命时,伊丽莎白处死了玛丽。腓力随即向英国宣战。1588年,他派出了一支强大的舰队(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格兰。在恶劣的天气和英国人的航海技术面前,西班牙舰队几乎全军覆没。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英国人占据了海上的主动,并不断侵扰西班牙海(也就是加勒比地区),甚至在腓力死前两年劫掠了西班牙大港加的斯。一直到1604年苏格兰的玛丽之子,新的英国国王詹姆斯一世与西班牙达成和解,战争才宣告结束。尽管腓力二世在荷兰和英国遭遇失败,但在世纪之交,西班牙仍旧是毫无争议的欧洲最强国。

第三个时期以1598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法国实现宗教和平为标志。相对和平的环境使法国再次作为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主要对手崛起。特别是到三十年战争(1618—1648)后半段,法国真正挤掉西班牙,成为欧洲第一强国。

1618年,在德意志爆发了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之间的战争,并在此后将欧洲大多数国家都卷入其中。在战争的最初几年里,天主教的德意志诸侯组成的一个联盟与哈布斯堡家族合作,向他们的新教对手发动进攻。丹麦加入了新教阵营(1625),接着是瑞典(1630)。到1635年,德意志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已经做好了和解的准备;但为了更加彻底地击溃哈布斯堡家族,红衣主教黎塞留把持下的法国匆忙加入了战争。从德意志战场开战到结束,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分支便支持天主教在德意志的事业——或者更准确地说,支持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的事业。因此当法国参战时,战争已经不仅仅限于德意志,在意大利和比利牛斯山脉也爆发了战斗。

最终,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结束了德意志战场的战事。(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则一直拖到了1659年。)根据和约,法国和瑞典控制了神圣罗马帝国的一些重要领土;瑞士和荷兰的独立地位得到正式承认:另外,在德意志境内的加尔文教教徒获得了与路德宗教徒和天主教教徒平等的权利。

的确,我们可以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以及十一年后法国和西班牙签订的《比利牛斯和约》视作西班牙对欧洲政治主导地位的终结,同时又标志着法国对欧洲主导的开始。从16世纪早期开始,曾经盛极一时的西班牙王国和西班牙帝国日渐凋敝。16世纪早期,西班牙在意大利与荷兰的大陆领土被其他国家瓜分,而到19世纪,西班牙又丧失了自己几乎所有的海外领土。[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