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在当时,全球范围内,没有哪个国家的成就能与西班牙帝国的相提并论。西班牙活动范围大,引发了许多问题,帝国任重道远。在某种程度上,这就解释了长期以来西班牙对军事外包日益深重的依赖,以及对私有资源与资本的倚重——这么做都是为了维持西班牙的军事活动。和敌人相比,西班牙之所以能够更好地处理大规模、旷日持久的战争所带来的全新挑战,是因为西班牙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新大陆的银矿、信贷、作为复合君主制国家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利用“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其他国家吸纳资源的能力。这些优势掩盖了近代早期西班牙的效率低下。
自16世纪70年代中期始,西班牙搁置了自己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因为它企图在发生于西欧的法国宗教战争(1562—1598)中占据主导地位。西班牙重新占领了大部分低地国家,在最开始成功介入宗教战争,力挫英国对西、葡统辖的新大陆地区的进攻,以及对意大利进行了持续统治,这些均表明,西班牙当时即将到达前所未有的权力顶峰。
因此,认为西班牙到16世纪90年代已是强弩之末的观点是错误的。
与此同时,战争的各项成本空前昂贵,并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拖欠贷款的结果包括将负担转移至银行家头上,这还意味着债务的强制重新安排。战争严重扰乱了政府的经济状况、财务系统与贸易。
此外,在腓力二世统治下,西班牙难以将军事成就转变为政治和解。对他而言,向低地国家、不列颠群岛与法国做出妥协太困难了。在他看来,宗教的正统性是由上帝、王朝、政治与他个人共同提出的必然性要求。
与上述情况相反,西、葡共同的天主教信仰帮助腓力二世顺利接管了葡萄牙。一方面,他大肆行贿;另一方面,1580年,他发动了一次成功的陆海侵略战。在此之前,他在巴达霍斯检阅了即将进攻葡萄牙的军队。人们愿意保持各机构权责分明,维持其独特的习俗与特权,这也有助于腓力的接管。1578年,葡萄牙国王塞巴斯蒂安在自己发动的愚蠢的摩洛哥侵略战中阵亡。没有了塞巴斯蒂安这个强敌,同时又因腓力二世的母亲是葡萄牙的伊莎贝尔公主,于是他得以顺利地继承了葡萄牙王位,成了葡萄牙国王腓力一世。在这场葡萄牙王位争夺战中,英国支持的候选人安东尼奥缺乏号召力。伊比利亚半岛在1470年由四位统治者分而治之,尽管在1580年,腓力二世作为统治者一统半岛,但并未直接将西班牙与葡萄牙合二为一。这不仅仅是腓力的审慎之举,也反映出影响统治者与精英阶层的正统主义思想有多么根深蒂固。腓力随后于1582—1583年攻下了亚速尔群岛,但在1588年他的海军败于英格兰。尽管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失败被人视为出于神的干预,但实际上,英国在葡萄牙与加勒比海地区的攻击,对西班牙帝国主体体系的损害并不致命。
然而,英国还是给西班牙带来了不少伤害,其中最突出的是1596年的英荷联合军事行动。由6000名士兵组成的英国与荷兰联军突袭加的斯,那里的西班牙军舰虽有城中火炮支援,但指挥有力的英荷联军仍奋力攻入了西班牙把守之下的泊地,继而成功突围登陆。随后,英荷联军在猛攻下夺取了缺乏防御工事的加的斯。在这场战役中,英国海军炮手的实力发挥了关键作用。联军从城中及商船上获得战利品的愿望,强有力地驱使着士兵与水手们英勇作战。
西班牙面临多方面的经济负担,包括黄金生产、赋税与借贷。在黄金生产方面,美洲的地位格外重要,尤其是在今玻利维亚建造的波托西大型白银生产中心。此外,墨西哥也是主要的白银生产中心。在西班牙与西班牙统治下的意大利,尤其是那不勒斯地区,税收负担沉重。事实证明,当时的国际信用制度对西班牙体制的正常运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通过德国与意大利,尤其是奥格斯堡与热那亚的银行家的帮助,西班牙可以发掘出银矿与赋税的潜在财富。事实上,当时一系列区域经济体的合并对帝国的成功而言意义深远。然而,1557年、1596年政府破产,或曰中止债务清偿,使银行家受到了影响。这些情况迫使银行家重新协商贷款。与此同时,债务证券的出售使更多的人对西班牙政府体制负有责任。
农业与采矿业曾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财政与信贷则与贸易相关,对于需要向士兵与承包商支付现金酬劳的统治者来说,信贷与贸易显得尤为关键。但是,西班牙经济并未从黄金的流入中取得巨大收益,因为流入的黄金被用于资助国外其他地方的活动,而非用于西班牙国内。在西班牙的工业中,成品的出口这一环节并未得到发展。相反,黄金与羊毛一道作为原材料出口国外。此外,将税收转移给外国银行家的做法削弱了西班牙对征税的控制,同时也降低了征税所能给西班牙国内带来的收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