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16世纪以降,随着罗马教会和封建制度的衰败,民族国家异军突起。欧洲大陆的法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国先后建立起绝对君主制,或曰专制君主制。然而,这一制度却没能在英国建立起来。就军事方面而言,是由于英国君主手上缺乏一支常备军。常备军通常是以保家卫国的名义征召的,但往往却被用来将君主的意志强加给臣民。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初期,由于西班牙的军事威胁,为国家的生存和安全考虑,议会一度赋予君王较多的专断权力。然而,这一切却随着1588年英西海战的结束而改变。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入侵英国。当时,无敌舰队拥有130艘战舰、55000名战士,而英国仅有临时拼凑的200艘战船和几千名战士。英国战船的火力仅及西班牙的三分之二。谁都知道英国凶多吉少。关键时刻,老天爷站队到英国这一方。西班牙海军上将算错了航程和风向,使西班牙舰队从东到西绕过英伦三岛北端,准备南下登陆英格兰西海岸或回西班牙集结时,在错误的地方转向,结果在强劲的西风压迫下,半数船只在爱尔兰礁石林立的海岸撞得粉碎,英军可谓不战而胜。倘若西班牙军队顺利登陆,即便不能立即征服英国,旷日持久的战争也会促成英国陆军的常规化。
1588年无敌舰队覆灭后,这个岛国不再遇到大规模外敌入侵的威胁,君王供养一支常备军的理由站不住脚。于是,议会重新恢复了自己的独立性。但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继承王位后,却企图恢复议会赋予前任的专断权力。国王和议会冲突不断。到他的儿子查理一世统治时,国王和议会的冲突最终演变为英国内战(1642—1649)。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英国成为共和国,国家权力落入内战中崛起的克伦威尔手中。克伦威尔去世后,他的儿子理查继任护国主,却没能保住自己的权力。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通过一场不流血的政变复辟,查理一世的儿子查理二世成为新的英国国王。
然而,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并没有解决王权和议会之间的冲突。此后数年间,国王和议会因为宗教、外交等问题冲突不断。查理二世的弟弟詹姆士二世继承王位后,不但试图建立常备军,企图走上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建立专制王权的老路,而且公开宣称自己是天主教徒,并决定以天主教的方式抚养自己的王位继承人,这就引起议会内大多数新教贵族的不满。最终,议会赶走了詹姆士二世,并且任命他的女儿玛丽二世和她的新教丈夫——荷兰的威廉——到英国执政,史称“双王”。这便是英国历史上的“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后,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其中多数条款都是对《大宪章》以来英国人固有权利的重申,如国王不得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不经议会批准不得征税和维持常备军,议员享有言论自由,等等。此后,英国国王失去了专断权力,国王必须遵守法律,国王通过议会来统治。英国走上了与欧洲其他专制国家截然不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