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案例呈现

法兰西民族复兴的过程,也是实现法国“大国梦”“强国梦”的过程,不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的大国和强国地位受到质疑和挑战。

法国“大国梦”“强国梦”的提出由来已久,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戴高乐就提出法国的“大国梦” “强国梦”。他在《战争回忆录》中开宗明义地表明心迹: “我对法国一向有一种看法”,法国“除非站在最前列,否则法国就不能成为法国……。总之,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为法国”。早在戴高乐领导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时,就在不同的场合强烈地表达了维护法兰西荣誉和复兴法兰西民族的强烈愿望:“为了作战和复兴而团结起来的法国人民,同样还要在全世界恢复法国的地位和伟大。”二战刚刚结束,戴高乐多次发表谈话,表达法国在战后国际事务中应发挥她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是一个大国的作用”,他在1945年11月22日声明中指出:“法国可能遇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她的人民会赢得无限美好的前途,足以弥补她所经历的惨重苦难。但是,如果我们不成为大国,我们就不能维护我们的权利,也就不能履行我们的义务……我们要不顾我们蒙受的损失和苦难,我们要不辞劳苦地恢复我们的实力!这就是今后法国的主要斗争目标!”与此同时,戴高乐紧锣密鼓地开展对外活动,要求与美、英、苏等平起平坐,给予法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应有地位,起着战胜国对战败国应起的作用,从而使法国不断地向大国地位攀升。

20世纪60年代,戴高乐的“雄心大志”就是更加强烈、更加迫不及待地实现法国的“大国梦”“强国梦”,并将之与增强法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紧密挂钩。1958年9月4日,戴高乐在解释第五共和国宪法草案的精神和内容时指出,按照该宪法所建立的政治体制,“将使共和国变为强大”,“也重新得到了它成为伟大的机会”。1958年9月21日,他在要求法国公民对新宪法投赞成票的演说中再次指出:“我们向世界表明我们还能够而且永远能够成为一个大国。”1960年6月14日,戴高乐在电视广播演说中承认法国的衰落,重申法国必须大力发展经济,建立稳固的经济基础,“我们应该列入强大的工业国家”,从而“把我们古老的法国改变成一个新的国家,使它适应它的时代。这关系到它的繁荣、强盛和向外影响。而这个改变是我国的伟大愿望”。他于1961年7月12日电视广播中说:“在1960年,我们的工业就增长了11.4%,这使我国列入了世界的前列。我们眼看着我们的国家变成一个工业强国,就是说变成了一个强国。”在军事方面,戴高乐强调他的“雄心”,就是要建立强大的防务,发展独立的核打击力量,“首先是为了使法国承担起世界大国的使命……”

戴高乐以后的法国历届总统,无不传承戴高乐的“雄心大志”,努力实践法国的“大国梦” “强国梦”。希拉克要实现“法兰西民族复兴”;萨科齐要塑造一个“新法国梦”;奥朗德要与过去“决裂”,在新世界格局中把法国塑造成一个“真正的强国”。

在探寻戴高乐及其法国历届总统的“大国梦”“强国梦”缘由的过程中,人们不难发现其中之一是具有神秘主义色彩。戴高乐对“法兰西神圣”笃信不移,他承认“对法国一向有一种看法”包括感情和理智两个方面,“感情的那一面使我把法国想得像童话中的公主或壁画上的圣母一样献身给一个崇高而卓越的使命。我本能地感觉到上天创造法国,如果不是让它完成圆满的功业,就是让它遭受惩戒性的灾难”。戴高乐及历届法国总统以及许多法国人对法国负有“神圣使命”的神秘主义,促使他们去做“大国梦”“强国梦”。

缘由之二则是戴高乐及历届法国总统以及许多法国人的历史主义观。他们怀念路易十四和拿破仑一世的武功和盛世、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力、19世纪法国世界文明中心的地位。戴高乐认为:“在过去的一千五百年中,它已习惯于一个大国地位”,“在过去,它在国际舞台上是人口最多、最富有、最强大的国家”。他希望通过“大国梦” “强国梦”的实现来复兴法兰西,恢复法国的中心地位和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戴高乐的“大国梦” “强国梦”最主要还是源于现实原因。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法国经过普法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满目疮痍,国力日益衰弱,其国际地位和作用也大大下降,从而使法国二战后相当长时期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往往力不从心,也不为国际社会认可。这个时候的法国被国际社会称为“欧洲病夫”,犯“法兰西沉疴”。戴高乐担任第五共和国国家元首后,决心改变这种状况,努力建设和增强法国硬实力和软实力,圆他的“大国梦” “强国梦”,实现法兰西民族的复兴,从而使法国与二战后所获得的战胜国地位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大国强国地位相称,其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其政治模式、经济模式和社会模式往往为一些国家所向往或效仿。[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