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呈现
1492年3月,在秘密磋商之后,伊莎贝拉和斐迪南命令犹太人(此前没有受到异端裁判所的大力迫害)立刻皈依基督教,否则将其驱逐出境。他们认为,犹太人在西班牙的存在会诱惑改宗犹太人,让后者抛弃基督教信仰,使其丧失救赎的机会。犹太人到她面前恳求时,她告诉他们,这个决定是斐迪南在梦中做出的,因此是上帝的意志。“你们相信这是我们的决定吗?”她对前来恳求她收回成命的犹太人代表说道,“是上帝让国王心中产生了这想法”。在犹太人的恳求之下,她也不肯向丈夫表达抗议。她告诉他们:“国王的心就像河流一样,都在天主的掌控之下。天主按照自己的意志,改变国王的心意。”从此,伊莎贝拉的犹太人臣民知道,局面已经不可挽回了。
卡斯蒂利亚与穆斯林签订的条约的一个条款就预示了伊莎贝拉新的、更严苛的立场。这个条款说,被卡斯蒂利亚征服的地区的犹太人必须在三年内皈依基督教,否则必须迁往北非。但在结束漫长战争的激动中,人们忘记了这个条款。
所以伊莎贝拉的命令公布之后,大多数犹太人都感到震惊,甚至不知所措。此前,伊莎贝拉女王和斐迪南国王并没有以任何方式表达自己对犹太人不满。他们对犹太人一直表达尊敬和友谊。有人相信斐迪南有犹太血统。以撒·阿布拉瓦内尔的大部分成年时光里,都是伊莎贝拉及其家族的备受信赖的谋士和财政顾问。他后来说,他得知伊莎贝拉的命令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回忆道:“王室的命令颁布时,我正在宫里。我哀求国王,求他发慈悲,一直求到我自己累垮。我三次跪着恳求国王:‘哦,国王陛下,看着我们,不要这样残酷地对待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您的仆人?只要允许我们留在陛下的国度,我们甘愿献出金银,献出我们拥有的一切。’”
不足为奇的是,犹太人提议的高额贿赂让斐迪南兴趣盎然,他显然犹豫了,在考虑此事。但他的忏悔神父托马斯·德·托尔克马达跳了起来,恼怒地比画着,指责斐迪南为了三十枚银钱,就要背叛自己的信仰。犹大将自己的朋友耶稣出卖给罗马人(目的是处死耶稣),得到的赏金就是三十枚银钱。斐迪南决定坚持原先的决定。
有些犹太人,如伊莎贝拉童年的盟友拉比亚伯拉罕·塞尼奥尔,不情愿地同意改宗。他在瓜达卢佩修道院接受了洗礼,女王就站在他身旁。“成千上万人”也带着悔恨接受了洗礼。其他的犹太人选择了背井离乡,他们知道路上的风险极大,他们的一些家人会丧生。堂以撒·阿布拉瓦内尔告诫和鼓励犹太人坚守犹太教信仰,即便失去自己的生命和财产。对他来说,信仰是至关重要的。他和家人逃到了那不勒斯,后来又去了威尼斯。其他的犹太人则逃亡葡萄牙、奥斯曼帝国、北非或欧洲其他地区。
据编年史家记载,犹太人逃离西班牙,是一幅凄惨的景象。卡斯蒂利亚编年史家安德烈斯·贝纳尔德斯写道: “在王室法令规定的期限内,犹太人廉价出售和处理了自己的财产,所得甚微:他们到处哀求基督徒买下他们的财产,却找不到买家。豪门大宅被以微不足道的价钱出售;用一头驴就能换来一座房子。一小块布或亚麻就能换得一座葡萄园。”
虽然他们被禁止带走金银,还是秘密地在满载货物的牲口的鞍具、笼头和挽具里藏了大量金银。在边境城镇和海港,他们会受到专门官员的搜身。为了逃避搜查,有些人竟将多达30个杜卡特吞下肚。富裕的犹太人为穷人支付路费,互相慈善友爱,以便让除了极少数最穷苦的人之外,大多数人都不必改宗。在7月的第一周,他们踏上了离开故国的道路,男女老少都亡命天涯;有步行的,有骑马、骑驴的,有坐车的;每个人都走向自己选定的港口。在路上,在他们经过的国家,他们遇到极大的困难,蒙受了笔墨难以描摹的不幸。有的人倒下,有的人爬起;有人死去,有婴儿诞生;有的人晕倒,有的人患病;基督徒们看到他们的惨状,无不怜悯他们,劝说他们接受洗礼。有些人因为痛苦万分,皈依了基督教;但这样的人很少。拉比们鼓舞大家,让年轻人和女人唱歌,吹笛子,打鼓,给大家鼓劲,维持大家的精气神。
塞哥维亚的犹太人在西班牙的最后三天是这样度过的:他们在墓地“用自己的泪水浇灌父辈的骨灰;他们的哀哭让所有听到的人心生怜悯”。很多人离开西班牙时,携带的只有从犹太会堂取走的珍贵的希伯来文手稿。
第一批离开的是一些居住在格拉纳达的犹太人家庭,不久之后其他犹太人也追随他们动身了。他们来到港口,斐迪南为他们安排了船只。有些人在海上溺死,或者侥幸从海难中逃生。有些人被冻死。许多人病倒。他们遭到强盗袭击,被抢走财物,甚至身上的衣服,被卖为奴隶。有些人被抛弃在遥远的海岸。一群人来到了非斯,那里正发生旱灾,于是他们被赶走。他们被迫在干旱平原搭起营帐,很快就开始有人饿死。关于犹太人吞下黄金、将其偷运出西班牙的故事流传甚广;非洲的穆斯林“谋杀了一些犹太人,然后剖开尸体,寻找黄金”。
西班牙异端裁判所既恶毒,又悲剧。但从伊莎贝拉的角度看,它将西班牙团结了起来,得以消灭内部的宗教纷争,让国民可以一致对外。这是西班牙历史上最大规模,从伊莎贝拉的角度看也是最成功的强迫异教徒皈依基督教的行动之一。[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