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本案例设置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梳理金钱至上的商业精神对荷兰独立战争、政权建构、世界贸易网络建立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影响,让学生领会到经济利益至上的民族性格对于荷兰兴衰的影响。

本案例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引入荷兰独立战争、政权建构、世界贸易网络建立和国防建设等方面的视频和典型案例,启发学生思考金钱至上的商业精神对荷兰兴衰的影响,联系历史和现实,引导学生体会“资本无国界,商人有祖国”的道理。

【注释】

[1][美]艾米·蔡: 《大国兴亡录》,刘海青、杨礼武译,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第122—125页。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三卷,施康强、顾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198页。

[3][美]艾米·蔡:《大国兴亡录》,刘海青、杨礼武译,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页。

[4]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1页。

[5]黄仁宇:《资本主义与二十一世纪》,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18—122页。

[6]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74页。

[7][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下,吴象婴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33—434页。

[8][美]马克·T.胡克:《荷兰史》,黄毅翔译,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第101页。

[9][荷兰]马尔滕·波拉:《黄金时代的荷兰共和国》,金海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11—115页。

[10][美]房龙:《荷兰共和国的衰亡》,朱子仪译,北京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

[11][美]艾米·蔡: 《大国兴亡录》,刘海青、杨礼武译,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135页。

[12]David Maland,Europe in the Seventeenth Century,Second Edition,London,1983,p.245.

[13][法]保罗·祖姆托:《伦勃朗时代的荷兰》,张今生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54页。

[14][美]艾米·蔡: 《大国兴亡录》,刘海青、杨礼武译,新世界出版社2013年版,第129—131页。

[15]齐世荣、钱乘旦、张宏毅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上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4页。

[16][美]马汉:《海权论》,一兵译,同心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