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案例解析

美国特殊的历史和宗教信仰、乡镇自治传统、特殊的地理环境等创造了特殊的美利坚民族,进而孕育了美国特殊的民情,这种特殊的民情就是美国民主形成的坚实土壤。

(一)历史和宗教

17世纪初,清教徒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被逼逃离欧洲大陆移居北美。清教徒具有很强的热爱民主和自由的天性,他们在祖国受到政府的迫害,所以就去寻找世界上人迹罕至的地方,以便在那里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生活,并自由地崇拜上帝。托克维尔指出,“清教教义不仅是一种宗教学说,而且还在许多方面掺有极为绝对的民主和共和理论”。[2]

1620年11月11日,102名清教徒乘着“五月花号”抵达北美大陆普利茅斯,他们在登岸之前就首先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在公约中明确规定要建立一个依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实行自治的团体,要求其中的每个人都享有自由、平等、民主与选举等权利。 《五月花号公约》因此也被后人称之为“北美民主的基石”。后来美国又涌进了大量的天主教徒,该教是最主张身份平等的教派,他们认为所有教徒在神职人员之下都是平等的,再加上这些天主教徒大多是穷人,因此,他们就极为珍视自己的权利,要求全体公民参政,以使自己将来参政。故托克维尔称他们为“一个最共和最民主的阶级”。相比较而言,天主教重平等,而新教更重自由。

由此可见,美国的民主和宗教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近代民主首先而且主要表现在基督教国家,近现代的几次民主化浪潮都是新教和天主教在起关键性的作用。[3]基于此,托克维尔称美国民情的极端严肃性首先来自宗教信仰。宗教不仅支配着民情,而且将它的影响扩及人们的资质。

(二)乡镇自治传统

美国民主的民情扎根于历史形成的新英格兰乡镇自治制度。美国乡镇自治的深厚传统来源于新英格兰的乡镇精神。所谓乡镇精神是指乡镇居民积极参与本地公共事务的自治精神与对乡土热爱、依恋的公民精神。托克维尔指出,“在美国,乡镇不仅有自己的制度,而且有支持和鼓励这种制度的乡镇精神”。[4]在美国的乡镇,人们总是试图以巧妙的方法打碎权力,以使最大多数的人参与公共事务。广大人民群众都不需要乡镇政府操心就能做好本职工作,并自觉地关心乡镇政权。可以说,乡镇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使人感到和自己息息相关,每天每日都在通过行使一次权利或履行一项义务而实现。

同时,新英格兰的乡镇是独立的,不受任何上级机关的监护,也不存在行政权力的半径所辐辏的圆心,所以它们是自行处理本乡镇的事务的。可以看出,乡镇是美国自由精神的源泉,是人民自由的力量所在。在美国,人们依恋自己的乡镇,因为乡镇是强大和独立的;人们关心自己的乡镇,因为他们参与乡镇的管理。因此,他们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尝试着自己去管理社会,这就为充分实现个人权利和自由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乡镇组织之于自由,犹如小学之于授课。正是在这种高度的乡镇自治传统熏陶下,自由精神和民主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个人自由和人人平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人民主权原则得以充分体现。

(三)特殊的地理环境

美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美国民情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美国广阔的领土,为人类的劳动提供了用之不竭的资源,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激发了美国人的创业热情。对此,托克维尔指出, “新大陆的令人向往之处,就在于人在那里可以自我奋斗。只要你去追求,就能获得幸福和自由”。[5]

在那里,最值得人们赞扬的,不是在故土安贫乐贱,而是到外地去致富享乐;不是老守田园,而是到他乡去大干一场。在这块曾经仅有原始印第安部落的新大陆上,美国人的先辈们没有本土的传统可以借用,必须凭借自己的实践和经验来生存和发展。他们为了反权威与传统而来到这块土地上,力求摆脱一统的思想、家庭的清规、习惯的束缚与阶级的观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摆脱民族的偏见;仅将传统看作一种习得的知识,将现存的事实看作创新和改进的学习材料;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实际行动去探索事物的原因;不拘手段去获得结果;不管形式去深入本质;等等。可以看出,美国人的这种重自己独立判断、重经验的精神,正是民主的基本要义。诚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的那样:“美国的民主基本上就是这种拓殖时代养成的精神。”[6]

(四)教育、习惯和实践经验

教育、习惯和实践经验对美国民情的形成也具有重大的影响。托克维尔指出, “没有疑问,美国的国民教育对维护民主制度是有大帮助的”。[7]而且,在启发人智的教育和匡正人心的教育之间没有分离。在美国,对人们所进行的一切教育,都是以政治为目的的,这就促使美国人有种天然对政治关心的习惯。他们差不多总是将公共生活的习惯带回到私人生活中去,习惯于自己治理自己,并在私人生活中积累经验。实际上,美国人真正的知识,主要来自经验,他们一般不从书本去汲取实际知识与实证思想,因为他们认为书本知识只能培养人们接受实际知识和实证思想的能力,但不能向人们直接提供所需要的东西,所以人们比较喜欢从社会实践中积累经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詹姆斯指出,“在美国,经验本身就是美国人存在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一种观念”。可见,实践经验对美国民情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在美国的民主制度建立初期,美国民情的形成在精神层面上主要依靠宗教信仰,而在现实层面则主要依靠历史的实践与教育”。[8]正是在这两者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基础上,才形成了美国特殊的民情,从而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