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解析
英格兰拥有的煤炭使其成功逃离农业陷阱,率先迈入工业化国家的行列。然而,德国、法国、日本和中国也拥有大面积的煤田,但这些煤田却没有得到大规模的开采,也没有帮助这些国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独领风骚,原因在于,并不是煤炭创造了工业革命,而是工业革命挖掘出了煤炭需求的问题。换言之,英格兰煤炭工业的发展是财富与技术相融合的工业能力的集中体现。
工业能力决定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现代机械、交通工具、兵器等制造能力及能力的大小。人类在18世纪进入工业革命后的三百多年来,工业能力取代农业和商业,成为决定现代国家力量大小、强弱的基本因素。尽管某些自然资源对国家权力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倘若没有足够的工业能力相匹配也无济于事。例如日本、中国和广大亚非拉美地区,尽管不乏煤炭资源,但却缺乏把这些资源转换成工业能量的能力。因此,是否拥有煤炭,在前近代的这些地区,对于国家权力的影响无足轻重,而英国的煤炭储藏则使这个岛国成为世界最早的工业强国。同样地,虽然刚果有着丰富的铀矿,但这仅仅提高了该国在军事战略方面的重要性,却并没有影响刚果相对于其他国家的权力。因为刚果缺乏与丰富的铀相适应的工业能力,不能将铀用于工业和军事用途。另一方面,对英国、美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俄罗斯)来说,拥有铀则标志着权力的巨大增长。这些国家拥有工业设施或能够建造工业设施,或者它们可以方便地利用邻国的工业设施,把铀转变为能量,用于和平或战争时期。
现代战争的交通和通信技术使得重工业的全面发展成为国家权力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处于领先地位的工业国家实质上就是大国。工业化等级上的变化,必然伴随着或导致权力等级上的相应变化。与德国相比,法国作为一个大国的衰落显然始于1870年普法战争的失败,尽管它的衰落在一战后的十年里似乎暂时得到了控制。法国的衰落在某种程度上是其落后的工业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反映,也是德国工业在欧洲大陆占据主导地位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