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数据,2019年温室气体排放量是14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6.7%,但人均排放量和历史排放量并不高。2019年中国人均排放量在G20国家中位居第10,是美国的一半;中国历史排放量(1751—2017年)占全球的12.7%,是美国的一半,也远低于欧盟28国的22%。
中国政府于2009年11月首次提出具体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并将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并在2009年12月的哥本哈根大会上又重申了这一重大减排战略目标,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
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提出了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年单位GDP的CO2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的下降;二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三是大力增加森林碳汇,争取到2020年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四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2015年6月,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是最早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提出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目标。这不仅是中国作为公约缔约方的规定动作,也是为实现公约目标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
中国政府始终认为,节能减排是世界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本着为人类负责、对国民负责的高度,积极寻求减低碳排放、发展低碳经济之路。世界自然基金会等18个非政府组织发布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气候变化行动目标已超过其“公平份额”。促进全球气候治理,符合中国发展内在要求,自主贡献承诺体现出中国为实现《公约》目标所能作出的最大努力,得到了各方的一致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