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5年10月13日
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开展碳监测,是“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碳监测主要在温室气体排放源监测、自然碳汇监测以及温室气体环境浓度监测三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在排放源监测方面,可以通过综合排放浓度与排放量的测定,核验企业/园区排放清单,客观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并可计算本地化的排放因子;在环境浓度监测方面,反映区域温室气体浓度变化趋势的同时,可结合相关大气模型,反演全球、地区、国家、区域、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监测过程中利用示踪物质(如碳同位素、一氧化碳、乙烯等)可进一步区分温室气体的来源;在碳汇监测方面,可以通过准确、客观的测量数据反映海洋、陆地等不同自然环境的碳汇通量,结合相关空间数据,说清不同空间尺度的温室气体碳汇潜力。
由此可见,通过不同形式的碳监测,不仅可以逐步摸清国内碳排放家底,还可以全面掌握国内陆地、海洋等不同自然环境的碳汇情况,为碳达峰过程提供数据保障,为碳中和的实现提供合理化建议,从而全面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