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党办报”是对马列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全党办报”是对马列新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依靠群众办报的革命传统。早在1842年,马克思在民主革命中就明确提出“革命报刊生存的条件是人民群众的信任”这一至理名言,他说:“人民的信任是报刊赖以生存的条件,没有这种条件,报刊就会完全萎靡不振。”[5]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蓬勃兴起的年代,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办世界上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纸《新莱茵报》,其使命就是充当维护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6]他们非常重视报纸同群众的联系,从一开始就要求把报纸同群众革命斗争紧紧地结合起来,“成为运动的喉舌”,[7]注意吸收和组织编辑部以外的力量参加报纸工作。他们通过共产主义同盟和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欧洲许多城市建立起广泛的通讯员网。通讯员大多数是工人和共产主义同盟的盟员,也有进步作家和革命民主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经常利用读者来信的材料撰写社论、评论和小品文。他们还十分关心对工人作者的培养。

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开创的依靠群众办报的革命传统,进一步解决了党报组织建设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他在运用报刊组织领导工人运动,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一再强调依靠全党和依靠群众办报的重要性,坚决反对“作者写写,读者读读”的做法,多次提出:“所有社会民主党人都应当为社会民主党的报纸工作。”“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8]这些深刻的论述,成为以后无产阶级办报的根本原则。列宁还十分重视《火星报》代办员的选择、培养和发展工作。

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吸引人民群众参加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作用。早在1919年,他在主编《湘江评论》时,就提出了动员民众、依靠民众进行革命宣传的思想。1940年2月,他在《(中国工人)发刊词》中说:“一个报纸既已办起来,就要当作一件事办,一定要把它办好,这不但是办的人的责任,也是看的人的责任。看的人提出意见,写短文短信寄去,表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这样才能使这个报办得好。”[9]这里,不仅向办报人员提出必须依靠群众共同办好报纸的要求,而且也对全党和全体人民群众提出了关心、支持和参加报纸工作的要求。这同列宁的办报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全党办报”方针的正式提出,是在1942年全党整风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