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家办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一 政治家办报,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

我们从事的新闻工作,是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我们的报纸、广播、电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属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勿庸置疑的。“一个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总是要伴随一场大喊大叫的,这就是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落后性”[5]。作为新制度的代表者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形式,而其中一种重要的形式就是新闻,来宣传自己的主张、理想和功业,反映社会生活,以调动全体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积极性。而作为旧制度的代表,反动阶级决不会甘心自己的失败,他们要竭力进行相反的宣传和煽动。对此,新闻工作者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社会主义的党性原则,就显得特别重要了。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是由社会主义新闻的阶级性决定的。毛泽东根据人的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认为新闻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东西,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因此,存在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新闻学。他说:“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立足点是新闻有阶级性、党派性。资产阶级新闻学是以资本主义经济为基础。”“共产党是把人类有史以来的优秀文化遗产都继承下来,加以发扬光大。但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学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基础的,这同资产阶级新闻学根本不同。”[6]在论及报纸(其他新闻载体也一样)登什么,不登什么的时候,毛泽东说:“无产阶级的新闻政策和资产阶级的新闻政策,有一个共同点,这就是新闻有阶级性、党派性。资产阶级报纸只登对他们有利的东西,不登对他们不利的东西。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报纸也不登对我们有害的东西。这都是阶级利害关系,是普遍规律。”[7]毛泽东的这些极具针对性的论述,揭示了新闻的本质属性,这就是,阶级性或者说党性原则,是社会主义新闻学的核心和精髓。

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这样一个重大原则问题,由于国际敌对势力的攻击与诬蔑,国内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在一些人的脑子里变得模糊不清了,甚至抛到了九霄云外。他们或者混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新闻的界限,或者全盘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新闻观点,主张“自由化”。这些,都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的党性原则。

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和理论家,毛泽东始终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充满信心。他多次强调,生气勃勃的具有伟大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并深刻指出:“社会主义制度终究要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一个不以人们自己的意志力为转移的客观规律。”[8]正是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所以不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曲折,他始终有种一往无前的气势与锐气。这是因为,中国人民经过了几代人奋斗得来的社会主义,是历史上最壮丽的最伟大的事业,主流总是健康的光明的。对于这样的事业,应当宣传、歌颂,让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它,为它而奋斗。在这方面,新闻工作者有其独特的责任和义务,其阶级性和党派性是十分鲜明的。

新闻事业的党性原则,实际上是共产党的党性在新闻事业的最高表现。我们所从事的社会主义,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就必须在新闻的一切工作中,无条件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广大群众贯彻落实的情况,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进。除了内容与党的整个活动保持一致以外,形式也要为内容服务。毛泽东指出:“报纸同政治关系密切,甚至有些形式、有些编排,就表现记者、编辑有倾向,就有阶级性、党派性了。”[9]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讲,政治家办报,就是在新闻工作的各个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而且要按党的政策和策略的要求,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反映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新闻工作者最高的党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