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政治家办报的必要性

一 强调政治家办报的必要性

说政治家办报,使我们想起羊城晚报发表的一幅新闻图片,那就是1992年3月19日,该报率先在头版右上角的显要位置上,刊登了邓小平同志去视察珠海市时的巨幅照片,引起人们的关注,轰动了报界。羊城晚报善于把政治敏感与胆识揉在一起,体现了政治家办报的气魄。对于政治家办报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作过精辟的论述,他说:“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不要书生办报。要一眼看准,立即抓住。要多谋善断,不要多谋寡断。”[2]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指出:“要反对多端寡要,没有要点,言不及义”的态度,提倡“要一下子看到问题之所在”,批评书生办报不好,说书生“最大的缺点是多谋寡断”。不要学刘备、孙权和袁绍,而应该学“曹操多谋善断”的果敢精神。体现毛泽东同志所倡导的这种果敢精神在报界中并不多见,许多报社尚缺乏政治家眼力、气魄和胆量。他们脑子“迟钝”,行动之缓慢,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邓小平同志南巡视察并作了多次讲话,其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是毋庸置疑的。这点国外和港台地区当时都有所报道,并且在中央全会通过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前,人民日报已连发了三篇社论,阐述了邓小平同志南巡的重要,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里程碑,号召大家认清形势,进行大胆地改革。这么重要的三篇社论,我们中的许多报纸却不转载,不摘登,而保持着沉默不语,无动于衷,其政治敏感性太差了。

目前,改革开放,全面的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在祖国每一寸土地上蓬勃兴起。在这样一派大好形势下,倘若我们的新闻工作仍然游离于其外,报道一些不痛不痒的信息,将是失去办报的实在意义,由此,今天强调政治家办报是必要的。它可以使报纸更接近群众,更接近生活实际。也就是说,不但善于一眼看准,立即抓住,而且还要调动一切宣传手段,迅速及时地传播具有高度新闻价值的信息,满足读者群众的心里需求,推动改革开放的发展,这就是政治家办报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