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近些年来,党性与人民性的关系问题成了新闻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问题。争论者们各执已见,相持不下,似乎很难找到一个令大家都能接受的结论。其实,在弄清了马克思的人民报刊思想和党报思想之后,再来实事求是地探讨这个问题,结论应当是十分明显的,即: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与人民性是统一的。
“报刊的人民性”这一概念虽然是马克思在参加民主报刊《莱茵报》工作期间提出来的,但报刊应当具有人民性(即代表人民意志、体现人民精神、反映人民呼声、充当人民喉舌),这却是马克思的一贯思想。他后来的党报思想中就包含着这一明确的思想。他在创办和指导党报工作的过程中,不但实践了他早期阐述的这些思想原则,而且还为党报党刊更好地体现这些思想原则探寻了有效途径,提供了切实的办法。如:在党报上发表人民群众来信,开设人民群众论坛,培养工人通讯员,吸引人民群众直接参加党报工作,等等。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产阶级党报党刊坚持人民性原则,自觉充当人民的耳目喉舌,这是由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因为无产阶级政党总是把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利益,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最高宗旨。这一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作了阐述。《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共产党人并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一个特殊政党。”从阶级性来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从代表的阶级利益来说,共产党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外,“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23]。无数历史事实说明,无产阶级党报党刊自诞生以来,始终把启发和引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利益,并自觉地为实现这些利益而斗争作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它们时刻不脱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这正是它们具有人民性的最好证明。
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无产阶级党报党刊要坚持党性原则,自觉充当党的耳目喉舌,这也是不容置疑的。党报党刊作为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当然要坚决宣传党的纲领和主张,执行党的原则和纪律,在党的领导和监督下积极完成党所赋予的新闻宣传任务,为实现党所提出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工作,否则,它就失去了作为党的报刊资格。马克思的党报思想中对此有许多明确的阐述。
不过,马克思并没有直接使用过“报刊的党性”这一概念。他在阐述这一问题时是用“阶级性”和“党派性”来代替的。在无产阶级党报史上,第一个使用“党性”概念并对党报的党性原则作全面而又系统论述的是列宁。
列宁在1905年11月发表在《新生活报》上的《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第一次提出了出版物(包括报刊)的党性原则问题。他明确指出,党的报刊是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党的报刊应当成为党组织的机关报;党的报刊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要反对党报工作中的“无党性”现象,清除党报队伍中违背和破坏党性原则的成员,等等。从列宁关于党报党性原则的论述看,其内容与马克思党报思想中的许多观点是相吻合的。只不过,列宁根据当时俄国党内的实际情况(一部分机会主义分子借党组织出版公开合法报刊之机向党要“言论自由和批评自由”,鼓吹“无党性”),对一些问题的提法更明确、更尖锐,论述得也更系统、更全面。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党性和人民性有许多相互联系的地方,党性包含着人民性,高于人民性。但它们又不是完全等同的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区别和差异。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党性和人民性会得出一些不同的结论。譬如,若从机关报性质的角度认识党报,往往主要强调党报必须做好党的耳目喉舌,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保持同党的一致性,绝不允许党报背离党的纲领和路线,违反党的原则和纪律,这就需要党报严格坚持党性原则;而若从办报宗旨、工作方针的角度认识党报,就要强调党报必须做好人民的耳目喉舌,努力维护人民的利益,反映人民的呼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但这也是党的宗旨和工作方针,也是党性包含的内容。总之,对党的新闻事业来说,应当坚持对党负责与对人民负责的一致性,把坚持党性与坚持人民性完美地统一起来,真正做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新闻舆论工具。任何将党性与人民性相对立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1]本文原载于《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2年第3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9页。
[3]同上书,第187页。
[4]同上书,第210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31页。
[6]同上书,第230页。
[7]同上书,第188页。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第434页。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94页。
[10]同上书,第90页。
[11]同上书,第188页。
[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190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61—262页。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7—8页。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6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117页。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341页。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275页。
[19]同上。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第19页。
[21]同上书,第24页。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第619页。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