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提出“要政治家办报”的背景内容和启示

一 毛泽东提出“要政治家办报”的背景内容和启示

1959年我党开始纠正“大跃进”错误的时候,毛泽东找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他先分析了在1958年8月和9月“大家头脑发胀、大谈共产主义”期间的问题:报纸宣传没有重点,没有中心,方向不明或看不出方向。接着,主席又搬出了曹操、刘备、孙权和袁绍,将曹操这位政治家与刘备、孙权、袁绍这些书生对比,指出政治家多谋善断,书生多谋寡断。多谋善断就是在纷繁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抓住矛盾,抓住中心,站在时代的潮头,正确把握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政治家就要具备这个素质。因此,毛泽东明确指出:“搞新闻工作,要政治家办报”。[2]其意深刻,基本精神是:1.一个时期的新闻宣传要有中心问题,要有正确的方向。2.要多谋善断,哪些该宣传,哪些不宜宣传,要全方位多角度考虑,做出符合事物发展方向的决定。在毛泽东看来,与“政治家办报”相对的“书生办报”,即是一切从主观出发,抓不住事物发展的矛盾和方向,坐失良机。

毛泽东所提出的要“政治家办报”,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好报纸,仍是一个基本原则,这个原则对我们办报有诸多启示:一是识方向:办报要有政治家的眼光,要坚持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还应注意在工作中抓住中心,在全面工作的整体推进中突出重点。二是辨是非:办报要有政治家的智慧和谋略,在盘根错节、眼花缭乱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和现象面前分清是与非,弄懂对与错。三是明大理:在社会转型和变革中,以政治家的胆略和睿智,扫除政治使命实现过程中的障碍,做好思想领域里的说服劝导工作,团结一致向前看。四是顾全局:充分认识办报主要是一种政治任务,掌握辩证法,避免形而上学,从整体和全盘的高度指导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