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工作者首先应该成为政治家
作为一位新闻工作者,他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观念,高度的政治敏感力,果敢地处理问题的胆识,高超的宣传艺术手段,这是前提。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努力学习、锻炼、培养,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第一,善于学习,不断提高鉴别事物的能力
目前,情况在不断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地发展,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形势,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站得高,望得远,对问题敢于多谋善断,就得学习,就得研究。这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说的,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要有马列主义理论修养。要做马克思主义记者,却不大懂马克思主义,工作就做不好”,“写东西的盲目性就很大”。[3]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没有唯物史观,不会辩证地看问题,那么在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就可能使你被动得很,束手无策,或是只会人云亦云,充当炮筒子、传声筒。因此,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学习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习辩证地看问题,这是关键。
第二,深入实际,善于在调查中分析比较,以提高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
新闻工作者要使自己成为有远见卓识,敢于处理问题的政治家,就必须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处理问题的能力。如果只会在书本中学习理论,不结合实际,不了解周围环境的具体情况,也只能成为“头重脚轻”的虚假的“政治家”。
作为社会活动家的新闻工作者,要随时随地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与人民心心相印,息息相关,了解他们,和他们打成一片。有一位领导说过,“记者的工作岗位,是在群众之中;他的工作能力,也在同人民交往中培养”,我赞同这句话。一个记者,他的活动应该在群众之中,成为人民群众中间的活动家,时时了解群众的动态、思想感情,热悉群众的生活和问题,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比较又比较,知道什么是群众已知的,什么是群众应知而未知的问题,记者的敏感才能形成,才能果敢地处理问题。现在我们有些新闻工作者正好缺乏这方面的基本功,他们浮在上面多,沉下去少,或电话采访,或利用材料,这很难对发展的形势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很难对某一事件作出判断,这种作风非转变不可。新闻记者只有深入实际,才能及时体察到事物的发展变化,发现新事物的萌芽,不然宣传就无的放矢。
第三,头脑要冷静,要养成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
头脑要冷静,要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这是政治家常用的思想方法,也是新闻工作者的起码修养,对任何事情,都要善于开动脑子,都要经过认真地考虑。比如对把握全局的事,只有把握全局,洞察全局,才能心中有数。缺少了这一环,必然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少不了要栽跟斗。了解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并力求理解得准确、深刻些,有时文件成堆,要学会筛选,抓住最主要的。但有人缺乏独立思考,又不冷静,往往就易把局部当成全局,或把全局当成局部,结果不该采写的,却去采写,该处理的却又缩手缩脚。这怎能称得上是政治家办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