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对“全党办报”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对“全党办报”革命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我国人民广播事业继承了党报工作“全党办报”的革命传统,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注意从政治上、思想上加强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提出了“大家办广播”的口号。延安新华广播电台1945年恢复播音时说:“我们创立这个电台,有一个忠诚的愿望,就是我们说的话,不仅代表人民的利益,而且我们愿意把它变成全国人民说话的地方。”延安《解放日报》在《介绍XNCR》(XNCR: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一文中说:“人民大众的号角要靠人民大众来鼓吹,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无非是要大家知道XNCR的情形,群策群力,共同建设无线广播事业。”

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不但重视依靠解放区的群众办广播,而且也注意吸收国民党统治区的人民群众参与和收听广播,多次号召国统区的进步听众为延安台提供稿件,按时收听延安台的广播。当时延安处于国民党蒋介石的严密封锁之下,我们的广播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全党各级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冲破敌人的封锁,用红色电波把党中央、毛主席的声音传到祖国四面八方,鼓舞着革命人民的斗争。同时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向全国各地听众征求意见,取得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延安台的广播真正成为“人民大众的号角”。据不完全统计,1946年7、8两个月,延安台共播出89篇文章,其中43篇是上海、南京、重庆、北平、昆明等地听众以及海外华侨冲破重重艰难险阻带到延安的来信来稿。

新中国建立后,全党办报办广播、群众办报办广播的革命传统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党和政府采取许多有效措施加强对广播事业的领导,密切广播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发布关于建立收音网的决定,在全国各地的机关、学校、团体、部队、工矿企业里普遍设置收音员,负责组织群众收听重要节目,搜集、反映人民群众对广播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这是在收听工具很少的情况下,采取加强广播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有效措施。农村有线广播网的建立和发展,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亿万农民的亲切关怀,是广播密切联系中国最广大的劳动群众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措施,使中央广播与地方广播、无线广播与有线广播联成一个广播的宣传整体,使我国几亿农村人口不出家门就能听到党中央的声音,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

我们的广播电视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方针,提出“开门办广播”和“开门办电视”的要求,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广播电视宣传。让各行各业人民群众上广播、上电视,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自觉宣传者,党的工作的监督者和先进事迹、创造性工作的形象再现者。我们的广播电视,保持着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成为党与广大群众联系的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