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政治家办报”的科学内涵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政治家办报”的科学内涵

第一,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政治家办报”的必要性。

坚持“政治家办报”,就是办报要讲政治,办报要注意社会影响。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老话题,但在新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首先,办报讲政治,这是由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所决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多重矛盾互相缠绕、互相交织,多重关系互相交错、彼此影响。如果对一些带有政策性、全局性、发展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不以政治的眼光去审视、评判、定位和抉择,就不能服务于两个文明建设。比如,最近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第二部分)中所阐述的十二个重大关系,如何理解其复杂性,宣传其重要性,就是新闻宣传工作今后较长时间所面临的一个政治课题。

其次,办报讲政治,与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尽管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必须看到,极少数西方国家中的反共、反华势力对我们“西化”、“分化”的政策不会改变,对我无端进行“遏制”的图谋不会放弃,散布“中国的发展构成世界和平的威胁”的谣言不会自动停止。树欲静而风不止。对此,作为党的耳目喉舌的新闻媒介,不讲政治是不行的。去年9月,第四届世妇会在我国成功召开,遭到西方传媒的恶毒攻击。我国传媒严正驳斥,打了一个胜仗,充分体现了办报讲政治的无比威力。

再次,办报讲政治,是报纸经受考验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当今,办报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考验。改革开放,既丰富了信息源,又增加了遴选事实报道的难度;既丧失了计划经济时代办报的某种优势,又面临报业竞争的市场化取向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受到有偿新闻和其他不良因素的侵害。此外,少数报纸从业人员政治立场欠坚定,政治素质不高,思想作风不纯,抵挡不住腐朽落后的封建思想和资产阶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侵袭。种种主客观因素都很容易使办报犯思想政治上的错误,从内部攻破“堡垒”,不仅毁了自己,而且导致不堪设想的后果。

第二,要把牢固的党性原则贯穿在报纸的整个工作之中。

办报讲政治,就是要求矢志不渝坚持党性原则。一方面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主要表现为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中央的权威,保证中央政令畅通,反对阳奉阴违,做到言行一致。另一方面,要有严明的政治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提高党的战斗力。禁止传播涣散民心、有损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小道消息和不实消息。强化新闻自律,反对自由主义、降格以求和庸俗市侩习气。再一方面,就是要增强政治敏锐性,提高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考虑和处理问题,在复杂多变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3]主要表现为注意选好报道时机,处理好“抢”与“压”的关系,把握好“火候”和“度”,注意“点”与“面”,笔端有典型,心中有全盘,防止出现负面效应。

总之,办报讲政治,既是社会主义报纸的优良传统,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报纸宣传工作的一个新课题。要从政治的高度去认识报刊肩负的时代职责,做到办报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眼光和头脑,信念和胸怀,素质和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