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创作感悟

写在开头的话

序 言

上篇 快乐童年

第一章 童年趣事

生我养我的母亲村

“腊八”出生 连过生日都忘不掉

因为淘气 有时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

儿时要好的小伙伴

七里桥古会

第二章 农村校园生活

从小喜欢上了读书上学

小荷才露尖尖角

法门寺的故事

“文革”全面停课打碎了我的升学梦

第三章 温馨和谐一家人

我的爷爷奶奶

辛苦一生的父亲母亲

二爹二娘

三爸三妈

两个苦命的姑姑

16个兄弟姐妹

一、父母亲的4个儿女

二、二爹二娘的7个儿女

三、三爸三妈的5个儿女

第四章 农村艰苦生活的磨炼

劳动是一项基本功

清贫的农村生活

影响至深的集体团队精神

周 公 庙

摆在农村孩子面前的四条出路

中篇 军营磨砺

第一章 当兵青藏线

好男儿去当兵

运兵火车一路向西挺进

新兵训练 完成了老百姓向军人的初步转变

有活力有个性的文艺兵

巡回演出受到部队欢迎

圆了下连学开车的梦

去格尔木 一路风景无限

跟着连队跑拉萨

提前晋升为实习驾驶员

荒漠深处经受磨炼

“抛锚”橡皮山

连队锻炼思想收获

上调青藏兵站部开小车

登上布达拉宫

参观罗布林卡和八廓街

被“扣”中尼边境聂拉木边防站

第二章 在师级机关司令部当参谋

破例提拔当参谋

外送野战部队接受军事培训

下连蹲点

擦出爱情火花

做一名称职能干的训练参谋

凭借三项技能在司令部机关站住了脚

迷失戈壁滩

兵站部机关的同乡战友

军营“小幽默”

爱情·婚姻·家庭

第三章 上调总部机关

襄樊干校深造

走进总后勤部机关大院

在留机关还是回原部队之间纠结

爱人和女儿顺利调进北京

跟着颜青云政委跑工厂

做务实有用受欢迎的思想政治工作

混在文人圈里学会了写文章

女儿的求学之路

第四章 改行从事军队企业改革管理

在转变机关职能中再一次改行

下工厂挂职锻炼

成为生产管理部机关最年轻的副局长

抓好军队企业扭亏脱困

学邯钢·抓管理·上效益

组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

组织企业股票上市

股票风波

清理整顿广东地区期货公司

企业管理学院“客座教授”与部机关“一支笔”

深圳特区生产经营清理整顿

战友情深

第五章 军队不再经商办企业

带队参加全国交接工作办公室工作

军队企业大移交

我该何去何从?

脱下军装 进入中央大型企业工作委员会机关

女儿回京自主择业

下篇 执着央企

第一章 就任集团总经理

走马上任

接手的军需企业是个“烂摊子”

深入调研大面积亏损原因

第二章 打好扭亏增盈“组合拳”

引导企业转变思想观念

沈阳、西安扭亏增盈座谈会

把工夫下在引导企业开拓市场上

变“饥不择食,订单通吃”为“挑着吃,吃精食”

走主辅料燃料比价和招标采购之路

继续推进职工下岗分流

控制和压缩期间费用

提质·降耗·增效

坚持不懈地开展对标挖潜

消灭企业亏损源

用好人 就能撑起一片蓝天

第三章 摆脱连续7年整体亏损

足迹踏遍每一家亏损企业

强化责任 实现扭亏为盈

小狗“欢欢”

第四章 营造发展舆论氛围

发展的机遇与拐点

用竞争的思维看发展

组建际华轻工集团公司

继续营造加快发展舆论氛围

召开际华发展理论务虚会

第五章 配套推出改革发展措施

抓好企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

超前谋划企业战略转型

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企业改制步伐

设立“发展贡献奖”

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倒逼盈利水平

深度开发市场 推进营销革命

高起点整合研发资源

强化管理是企业永恒主题

没有夕阳产业 只有夕阳产品

坚持以装备换市场的方向不动摇

际华服装企业技术改造成果

际华服装企业技术改造成果

全力打造际华品牌

推进企业“整修亮化工程”

第六章 提升企业发展“软实力”

抓发展 主要领导要有一个好状态

借助外力 提升企业内生发展动力

人才队伍建设事关企业长远发展

“天道”感悟

唱响《际华轻工之歌》

际华轻工之歌

《际华轻工之歌》唱响大江南北际华企业

丰富多彩的职工业余文化生活

第七章 成功转型后的悄然崛起

抗击全球金融危机冲击

实现整体上市

跨入全国同行业优势企业行列

领导关怀 社会关注

领导关怀 社会关注

领导关怀 社会关注

领导关怀 社会关注

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际华轻工集团主要荣誉

领导班子中的“好搭档”“好老师”

际华不会忘记

第八章 勤奋、踏实、懂事的孩子们

女儿出国留学

踏实能干的侄儿

孙女儿坦坦和她的哥哥姐姐们

“欢欢”和我缘分很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