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入全国同行业优势企业行列

跨入全国同行业优势企业行列

从2007年到2010年,是际后轻工集团成立后,实现快速发展的4年,也是抗击全球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4年。

在这4年里,际华轻工集团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走过了无数坎坎坷坷。国有企业遇到的困难,际华轻工集团都遇到了,国有企业经历的风雨,际华轻工集团都经历了。处置得当,改革先行,使际华轻工集团不仅经受住了各种严峻考验,而且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经营业绩。

2007年,际华轻工集团当年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利润3.2亿元,同比增长23.8%,集团二级企业,利润在1000万元以上至3000万元的盈利大户上升到14户,较上年增加了7户,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新高的企业达到18户。在当年召开的际华轻工集团年度工作会议上,我曾经用“雄狮睡醒”和“井喷效应”,形容集团2007年的发展。

2008年,际华轻工集团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继续呈现“井喷”现象。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达到117亿元,同比增长42.2%,使“100亿际华”由梦想变为现实;实现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54.8%。集团36家二级企业中,33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出现了一批营业收入超3亿至8亿元的营业收入大户;31家企业利润同比增长,有25家企业成为利润超1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赢利大户,较上年增加11户,成为际华轻工企业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的年份。

每年春踏、秋游活动,组织际华轻工集团领导和员工全部参加,使大家在无拘无束中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成为际华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2009年,际华轻工集团继续保持快速发展,按照同口径比较,36家二级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29.9%;实现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30.4%。营业收入在3亿元至10亿元的二级企业达到21家。利润水平在1000万至5000万元的盈利大户持续增多,个别企业的利润总额突破了6000万元。多数二级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水平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36家企业中只剩下3520工厂一家在亏损。

2010年,虽然我因病倒下,集团公司在何可人、范建设、李学成、李传伟等其他主要领导的带领下,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35家际华二级企业(际华贸易分公司当年分立到新兴铸管集团管理)共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如果加上际华贸易分公司,当年的营业收入已经超过200亿元),实现利润7.37亿元,圆满完成了2009年10月份,我在襄樊创新企业营销模式会议上提出确保实现营业收入180亿元、利润7亿元的目标。

际华集团提前和超额完成了到“十一五”末,实现营业收入150亿元、利润6亿元的发展目标。

2010年,际华轻工集团同成立前的2005年比较,营业收入增长3.14倍,翻了一番半;利润增长了6.19倍,翻了三番还多。

各种荣誉奖励,纷踏而至,接踵而来。

际华轻工集团由此进入了全国纺织服装行业优势企业行列,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