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倒逼盈利水平

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倒逼盈利水平

际华轻工集团在发展过程中,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对标挖潜”。

在开展对标挖潜中,我发现集团每个行业,尤其是服装行业,行业盈利平均值与全国同行业盈利平均值相比,总是有一定差距。行业盈利优秀值差距更大。我问过好几家企业董事长,企业的盈利水平能不能再提高?大家几乎异口同声,订单毛利率水平不高,没办法和地方同行企业比。

我也知道,像际华这样的纯加工型企业,盈利水平是没法和纯制造企业比。情况也绝不是像一些企业董事长讲的,没有一点提升空间。

毕竟,我拿不出过硬的依据说服大家,企业领导随便找一些理由搪塞你,就不足为怪了。

有一次,我在看集团资产财务部上报的财务报表时,不经意间发现,在集团有些行业,生产同样的产品,“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水平相差很大。以服装行业为例:“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最高的达到16%,最典型的是3504、3536服装有限公司,1个亿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达到了1600万元,而最低的只有2%,其中一家生产规模最大,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亿元的服装企业,当年利润却只有2300万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不到3%,多数服装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保持在3%~6%,大大影响了服装企业的盈利水平。

我再仔细一看,这种情况在纺织印染、制革制鞋和装具行业中同样存在。这充分说明,际华企业盈利水平,对标挖潜的余地很大。什么是差距?这就是差距。这就是说服企业强化管理、提高效益的最好数据。

其实,在国家财政部有关工业企业的财务指标中,找不出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这个指标,这项指标是我的创新,我的发明。所谓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就是用当期主营业务收入除以当期利润总额,得出的是当期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用以衡量和考核每百万主营业务收入所产生的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越高,综合管理水平就越高,否则,综合管理水平就低。

正好,赶上了2007年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在听取各家企业汇报、集团公司各位领导点评后,我没有讲别的,就讲了讲“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问题。

我先是宣读了我所测算出来的各家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分行业进行了简单比较。然后我说,好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与一般化企业的指标如此悬殊,无外乎两个原因:第一,多数企业综合管理水平不高,对标挖潜的余地很大。第二,不少企业在做假账,没有真实地反映盈利水平。

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准备和各家企业,尤其是“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偏低的企业讨论具体原因。我只想说一句,从今年起,集团准备将“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运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对企业盈利水平进行调节。集团公司将根据行业内的优秀值与平均值为依据,组织达到行业平均值的企业与行业优秀值企业对标,低于行业平均值的企业和行业平均值对标。同时,根据每家企业实际情况,按照“蹦一蹦,够得着”的原则,每年直接下达“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的升级指标,年底纳入经济责任制考核,实行一票否决。

那次会议以后,再没有一家企业在利润指标上敢和集团公司讨价还价。因为,数字最富于说服力,最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内控和管理水平,包括你在财务报表上有没有做手脚。

与栗美霞副书记(正面右一)在西安3511家纺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白永红(正面左一)、副总经理董宏刚(正面左三)陪同下,考察毛巾整理车间

实践表明,这一招非常管用,用不着和企业讨价还价,绝大多数企业的利润水平,就像海绵挤水那样,在迅速释放。际华轻工集团的整体利润水平,连续3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绝大多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连创历史最好水平。四分之三的企业进入际华集团盈利大户行列。

这恰恰是我采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倒逼企业盈利水平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