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际华轻工之歌》
2008年1月,中央企业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中央企业的主要领导荟萃深圳。
会议休息时,工作人员插空播放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司歌,灵动活跃的画面,铿锵有力的乐曲,高昂宏亮的歌声,极富军旅歌曲的特色,给我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的前身是铁道兵,是在“百万大裁军”中,由铁道兵整体脱改转制为企业的。司歌带有鲜明的军旅风格,也就顺理成章。
我就想,际华企业长期归属总后勤部领导和管理,这些成立于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老牌军工企业,跟着共产党打天下一辈子,有着鲜明的军事化作风和军工企业特点,如果际华轻工集团也有一首富有军队企业特点的司歌,那对于7万人的际华职工队伍,将是一个莫大的凝聚、激励和鞭策。
回到北京以后,我找来际华轻工集团赵卫生副书记。我提出:“际华轻工集团要有自己的司歌。可以在际华企业中开展一次司歌征文活动,发动企业中爱好诗歌创作的职工写歌词,选中的给予重奖。你让党群工作部起草一个司歌征文通知。”
赵卫生副书记办事情历来雷厉风行,通知很快就发下去了。1个多月后,收到了50余首歌词,赵卫生副书记组织几个人从中挑选出5首给我。我看了看,就3536和5302服装有限公司两位作者创作的两首歌词有那么一点意思。问题是,两首歌词基本都是回忆军队光荣传统的,面向市场,直面竞争的内容没有涉及。我让赵书记找到两位作者,让他们再修改一次。同时把5302服装有限公司的作者何幸叫到北京,先后改了两稿。毕竟是基层的作者,对于面向市场,直面竞争这一部分缺乏切身感触,把握不好,始终写不出味道和境界来。
没有办法,我确定自己写。那一段时间,我的脑子里一有空,就转歌词。转啊,转啊,有一天夜里半夜3点醒来,我突然有了灵感。赶紧爬起来,打开台灯,靠在床上,拿出纸和笔,先写出了回忆战争年代发挥军需企业军需脊梁的第一段。然后,与第一段相对仗,写出了改革开放年代面向市场,直面竞争的第二段。
天亮后,我又看了几遍,感到还真有那么一点境界和味道。第二天上午一上班,我找来赵书记,让他提提意见,赵书记感到不错。我说:“就劳驾你,找一家部队文工团专门写歌词的专家,让他帮忙看看,提些修改意见。”赵书记找到空政文工团一名著名词作家,反映还不错。提出了两点小的修改意见。我按照要求改了改,又反馈回去,对方很满意。《际华轻工之歌》的歌词就这么敲定了。
看东方,喷薄欲出的朝阳。忆当年,战火纷飞的沙场。我们走进弥漫硝烟,我们撑起军需脊梁,热血凝炼保障体制,忠魂铸就铁壁铜墙。烽火岁月军企扬威,千砺百磨彰显荣光。我们英勇,我们无畏,我们战斗,我们顽强,为民族解放谱写华章。
望天空,冉冉升起的骄阳。看当今,瞬息万变的商场。我们直面国内竞争,我们搏击国际市场,打造品牌提升实力,科技创新尽显风光。改革年代军企转型,千锤百炼成就梦想。我们团结,我们奋进,我们拼搏,我们创新,为祖国富强再铸辉煌。
我写的歌词中有两句话采用了5302工厂的作者何幸的歌词,所以,在歌词作者署名时,我特别交待加上了何幸。
我对赵书记说:“干脆让空政文工团包圆,曲子也让他们谱,但是有一条,要体现军旅特色与风格,该怎么付费就怎么付。”还真是找对了,空政文工团把谱曲的任务安排给了军队著名作曲家杨鸣,一首铿锵有力、极富军旅歌曲特色的《际华轻工之歌》曲调创作出来了。
那是一天上午,赵书记陪着作曲家杨鸣和歌唱家接厚芳找到我,杨鸣用他特有的作曲家的声音给我演唱了两遍,我感觉挺好。我提议由空政文工团男女声领唱和合唱相结合,和采用合唱团合唱两种形式进行演唱,并刻成光盘给我再听一听,结果空政文工团合唱团的演唱效果非常好。赵书记后来又找集团公司办公室的闫学军,在光盘上加上了战争年代炮火连天,军需企业开展战地生产保障和改革开放年代企业竞争市场的音像画面,合成后的效果很好,让我有出乎意料。
一天上午,际华轻工集团领导班子开会,我让赵书记让安排小闫把CD放给大家看了看,听了听,领导们一致反映不错。就这样,《际华轻工之歌》通过了领导班子的集体审定。
接下来,是组织企业职工开展传唱《际华轻工之歌》,赵卫生书记在企业当过党委书记,组织这方面工作很有经验。他让小闫把《际华轻工之歌》刻成CD光盘,以际华轻工集团党委名义下发通知,要求在职工中广泛开展传唱《际华轻工之歌》活动。
与栗美霞(左一)、赵卫生副书记(右一)和《际华轻工之歌》作曲、空政歌舞团著名作曲家杨鸣(右二)、女歌唱家接厚芳(左二)在审定《际华轻工之歌》曲风曲调后,在集团公司合影留念
由于《际华轻工之歌》的内容贴近际华企业实际情况,下发企业后很受欢迎,职工传唱的热情很高。一时间,《际华轻工之歌》唱遍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际华企业。
当时正好赶上国庆节,各个企业普遍组织了《际华轻工之歌》歌咏比赛,企业领导干部带头参加,从而把传唱《际华轻工之歌》推向了高潮。
实践证明,《际华轻工之歌》不仅受到了际华企业广大职工的喜爱和传唱,也得到了社会网络媒体的关注,《际华轻工之歌》先后被“土豆网”“人人网”“优酷网”和“5SING音乐”收录,并在网络上面向全国网民、听众广泛传播,就连《际华轻工之歌》的歌词也被登在了“5SING音乐网”上,《际华轻工之歌》铿锵有力的演唱风格,优美的歌词受到很多人的喜爱,特别是在“5SING音乐网”上,听众们更是给于大量好评。作为歌词的词作者,这是我连做梦都没有想到的意外效果。
武汉际华3506纺织服装有限公司利用下班时间,组织员工学唱《际华轻工之歌》,大家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一时间,《际华轻工之歌》唱响全国各地、大江南北的际华企业
际华企业的文化建设,由此拉开了序幕。我是际华轻工集团的党委书记,对企业文化建设格外重视。每年“五一”组织歌咏比赛,“五四”组织青年演讲,“七一”开展表彰先进党支部、优秀党员活动,“十一”组织企业文艺会演,元旦、春节开展慰问劳动模范和困难职工等活动,在企业形成惯例。
际华轻工集团的《际华》刊物,按照我提出的“荟萃中外,凝聚理念,启迪思想,开拓思路”的办刊宗旨,也办出了自己的特色与风格,2008年,《际华》刊物以其清晰准确的定位、清新高雅的风格、图文并茂的形式,被评为“全国纺织行业十佳优秀期刊”。
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思想引领和保驾护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