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竞争的思维看发展
2006年4月11日,《军需企业调整“十一五”规划和制订三年滚动发展计划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主题是研究制定军需企业“十一五”规划和发展问题。
贵阳花溪宾馆,山清水秀,小桥流水,空气清新,芳草碧绿。从温暖干燥的北方,来到湿润凉爽的南国,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会议在花溪宾馆二层大会议室举行。围绕军需企业发展问题,我给与会厂长们讲了两个比喻和原理:
一、宇宙飞船升天的原理。大家在电视上都看过宇宙飞船升空,宇宙飞船一旦升空,就面临两种命运:一种是飞船的动力充足,挣脱了地心的引力而成功上天;一种是飞船的动力不足,难以摆脱地心的引力而半途掉下来。最终是飞上天还是掉下来,完全取决于飞船的动力是否充足,超过“环绕速度”。不能高速飞越,就只能高速灭亡,绝对没有静止在半空的“第三种状态”,这就是所谓的“飞船定律”。搞企业也是如此,一个企业要想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谋求发展,就必须保持足够的动力和相应的速度。一旦发展动力不足,速度跟不上去,就会“沉船”“跌落”,被无情淘汰。这就是“飞船定律”给予我们的启示。
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表明:一个企业能不能发展,能不能快速发展,通常与一把手的素质与志向有关,大志向大发展,小志向小发展,没有志向难发展。一个有志向的领导者,在不完全具备发展条件时,他会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创造条件。在身临绝境没有出路、没有办法时,他会挖空心思、绞尽脑汁地找出路,于是奇迹出现了。这就是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是理念、志向在企业发展中的神奇作用。
这样讲,违反唯物辩证法吗?不!它正是辩证唯物主义的精髓所在。不是吗?当年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正是靠着“实业报国”的宏图大愿,矢志不移,艰苦创业,最终以“海尔创造”占领了国际国内市场,实现了海尔集团的超常规发展。华为集团的总裁任正非靠着“知识报国,为国争光”的鸿鹄之志,用短短两年时间,就开发出了外国人用10多年时间研发出来的2000门程控交换机,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随后又开发出了万门程控交换机,占据了中国大半个市场,将国外的洋设备阻隔在了国门之外。同时,把一个地方民营小厂做到了国内IT业的巨头。
二、《动物世界》的启示。各位领导在电视上可能看过《动物世界》,荧屏上的一幕幕弱肉强食的镜头,相信大家记忆犹新。
清晨,南美洲大草原上的羚羊一觉醒来,它知道新一天的搏杀又要开始,对手仍是凶猛残暴、跑得最快的猎豹。要想活命,就必须在一次又一次的赛跑中获胜,躲过猎豹的追杀,否则就性命难保。另一方面,猎豹的思想负担也不轻,一旦在新的一天赛跑中,跑不过身材矫健的羚羊,就只能活活饿死。以上情节印证了一个道理:无论猎豹有多么强大,羚羊是多么弱小,在物竞天择的大自然界里,动物所面临的求生欲望与生存压力是相同的。任何一种动物的真正敌人,不仅是对手,更是它自己。要想逃避死亡追击,动物不仅要战胜对手,更要战胜自己。因为稍有松懈,就会成为其他动物的战利品,决无重赛机会。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做企业何尝不是如此?优胜劣汰,是自然、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当前,大家所面临的环境和选择都是一样的,要么继续发展,让共和国的老牌军工企业焕发生机;要么停下来歇歇脚,但有可能重新滑坡,甚至被淘汰。市场竞争更是如此,由于竞争环境、竞争手段极其残酷,要么加快发展,做强做大,要么退出市场,淘汰出局,绝无中间道路可走。
毋庸置疑,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厂长对发展的认识是一致的,不发展难生存,抓发展有难度。问题的关键是要创新理念,用竞争的思维看问题、看发展,找到加快发展的出口与路径。这正是今天的会议所要关注和研究的。
我说,为了开拓和启发大家的发展思路,集团公司拟制了一个《关于加快军需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交给这次会议讨论,相信会对大家会有所启发。这只是从集团公司层面想到的,从企业层面看,更有效、更便捷的办法还会有。只要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益,放飞思想,创新思维,积极地探索和寻求加快企业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军需企业的美好明天就会离我们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