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西安扭亏增盈座谈会

沈阳、西安扭亏增盈座谈会

在基本摸清军需企业亏损原因的基础上,集团公司先后在沈阳和西安召开了两个扭亏增盈座谈会。目的是要宣传集团公司对扭亏增盈的态度和我个人的主要理念。

辽宁沈阳市,铁西区。

据说这个沈阳市唯一的工业区,过去由于工业企业多,家家烟囱里冒黑烟,使铁西区成为沈阳市空气质量最差的地方。如今,大部分国有企业的亏损和停产半停产,让铁西区的空气质量也好了许多。

铁西区,3523工厂风华宾馆。

集团公司东北、中南、华东地区亏损企业座谈会在此召开。国有企业以及军需大面积亏损,似乎把大家亏“皮”了,亏“油”了,参加会议的许多厂长没有拿亏损当回事,彼此之间见了面,还是说说笑笑,你好我好。我感到,这种拿亏损不当回事的思想,恐怕才是扭亏增盈最可怕的问题。

会议用一天半时间听取了各个亏损企业2002年度生产经营情况汇报和亏损原因分析,2003年生产经营指标安排、扭亏增盈的具体打算。说实话,尽管会前集团公司已经专门做了布置,但是多数亏损企业没有引起重视,汇报材料准备不充分,亏损原因分析不透彻,主要问题没抓住。尤其是2003年生产经营预算盘子安排比较保守,经济指标几乎是原地踏步,有的生产经营指标不仅没增长,反而有所下降。扭亏增盈的措施不具体,缺乏针对性。汇报中,大多说的是一些冠冕堂皇、大而化之的话,与企业实际情况结合不紧密。针对以上问题,会议结束前,我重点讲了三个问题:

一、当前军需企业亏损的深层次原因在哪里?实事求是地讲,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军需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与当前国内国际大的经济环境有关系,与我国经济体制正在转型有关系。作为亏损企业,也可以找出这样那样一大堆客观理由。但是,企业亏损的深层次原因究竟在哪里?要我说,是企业的体制机制有问题,现行的企业运行体制机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现有的生产关系不是在促进发展,而是在阻碍着生产力的发展。可见,大胆推进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企业转型,破除一切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条条框框,才是当前最为紧迫、最为关键的问题。举一些例子说,目前的工厂制,厂长负责制,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人员只能进、不能出的劳动用工体制,厂长只关心生产、不关心市场、不关心订单的运行模式,还能继续下去吗?这些旧的体制机制不改革,国有企业特别是军需企业能扭亏、能发展吗?

二、军需企业亏损正常吗?有理吗?要我说,不正常,没道理。现在社会上包括我们的一些军需企业领导,有一种不正确的思想,就是认为大家都在亏,我的企业亏损也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让我看,这恐怕是影响军需企业扭亏增盈的主要思想障碍。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思想,与看问题的角度有关系。如果向亏损企业看齐,就会觉得亏损很正常,不奇怪。如果换一个角度,向盈利企业看齐,你还会有这些想法吗?我想不会,而且会有惭愧感、负疚感。这次会议之前,我专门向张东明、王坤法副总经理、廖花吟董事了解了军需企业中几家效益比较好的企业情况,很受启发。在我们的11家服装厂里有9家在亏损,但是为什么3534、3535工厂能盈利?说到底,是他们的市场管理抓得好,在民品与外贸市场开发上迈开了步伐。3534工厂范建设厂长千方百计地协调好与军队的关系,站稳了军品市场;管理上大胆推行了“成本买断”,不讲关系,不讲情面,产品成本明显下降;在民品西裤上实行专业化生产,“亿百顺”的品牌经营也搞得风生水起。像他这样抓企业,管企业,能不盈利吗?在8家纺织印染工厂中,有5家在亏损,为什么3542、3543、3511工厂能盈利?一是他们的市场做得好,二是内部管理跟得上。3542工厂当年一投产,就陷入亏损,是胡福生厂长运用他独到的办法,把企业带出了亏损,成为盈利企业。靠什么?一靠大胆管理,严格要求,在生产环节不允许存在一丝一毫的浪费。二靠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他们咬紧牙关,勒紧裤腰带,千方百计地搞技术改造,淘汰了落后设备,采用了大批的新设备、新技术,高附加值的新产品也就顺理成章地开发投产了,工厂自然能赚钱。在11家生产皮鞋、胶鞋和布鞋的工厂中,有8家在亏损,可是为什么3537工厂能盈利?首要的一条是他们的市场开发搞得好,杨照明厂长非常重视市场,在四川、贵州、广西、云南的农村、工地,基本上都是用3537的胶鞋。管理上,杨照明的管理思路出人意料,人工成本、劳动效率要比其他胶鞋厂低出30%左右。这就是一个企业经营者应该具备的管理思维,就是企业产品竞争力的魅力。在12家装具机械工厂中,大部分工厂在亏损,为什么郭福军厂长领导的3603工厂和彭长清厂长领导的3522工厂会盈利,一是他们两个年轻,有干劲,有闯劲,有想法,想干些事情。二是他们都非常重视市场,拼着命在抓订单,实现了满负荷生产。三是管理工作抓得严,抓得细,抓得实,管理漏洞少了,产品成本就低,经济效益就好。我之所以讲了这么多,就是想让大家转变观念转变思路,向盈利企业看齐,向效益好的企业看齐。这样,扭亏增盈才会有紧迫感与危机感。

三、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座谈中,大家对自己企业多年亏损的原因做了一些分析。客观地说,不深刻,不透彻,没有抓住问题的要害,说明大家的心思还没有完全放在扭亏增盈上。一个企业发生亏损不要紧,要紧的是要心中有数,搞清楚亏损的原因在哪里,隔靴搔痒、不疼不痒地抓工作,就很难抓到点子上,很难出成绩。从各个企业分析的亏损原因看,各家企业亏损的原因不是一两条、两三条,而是好多条。怎么抓?我认为,泛泛地抓不行,一定要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抓制约其他各项工作推进的突出问题。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抓到点子上。当前什么是影响扭亏增盈的主要矛盾,一是观念,军需企业的观念太落后、太陈旧,观念不变,扭亏增盈就没有希望;二是市场,是订单,有市场,有订单,工厂才能满负荷生产;三是管理,管理太粗放,管理漏洞太多,企业效益自然不好。只有把各种管理漏洞堵住了,企业效益也就上去了。

三天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宾馆。

这里地处西安南郊,距离市区比较远,但空气清新,环境静谧,适合开会。

集团公司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的亏损企业座谈会在此召开。华北、西北、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要落后一些,亏损企业也多。

会议用一天半时间听取各个亏损企业的汇报。情况与沈阳座谈会的情况大同小异,汇报准备不充分,亏损原因分析不透彻,扭亏增盈的措施缺乏针对性,2003年生产经营预算盘子基本处于“守摊子”的状态。特别是大多数亏损企业对扭亏增盈没有引起重视。不少企业在座谈中提出,希望集团公司进一步协调好与军队的关系,多争取一些军品,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反而,对于企业自身如何开拓市场,如何抓订单、抓管理则很少提及。

我到集团公司上任的前四年,每年召开一次扭亏增盈座谈会,这已成为一种工作常态

总体看,西北、西南、华北地区亏损企业困难相对要大一些。在座谈会结束时,我突出强调了四点:

一、要放弃对军品的过多幻想。军需企业移交后,军队对军需企业实行了五年军品保障,这是我在全国交接办为军队保障性企业争取过来的一项平稳过渡政策。说好了,就保证五年,以便军队保障性企业在移交地方后逐步适应市场。五年一过去,就完全市场化。这项政策已经过去了三年,今年是第四年,所剩时间已经不多了。而且,按照集团公司与总后军需部签订的协议,从第二年开始,军品任务每年递减5%,所以今年集团公司只能拿到80%的军品份额,以后两年会越来越少。这已经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不可能更改。特别是从2006年开始,军品面临完全化市场招标,军需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不能再对军品抱有过多幻想。当然,作为集团公司在军品问题上,不会撒手不管。有军品,一定会积极争取,但是,军品任务逐年减少,这是个大趋势,亏损企业要对此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把功夫真正下在民品与外贸市场开发上。

二、求人不如求自己。《国际歌》里面有一句话,叫作“从来没有神仙皇帝,只有自己救自己”。我感到,这句话讲得很精辟,很实在。做企业,抓扭亏,谁也靠不上,谁也靠不住,只能自己救自己。在现行的体制里,国有企业可以靠国家,军队企业可以靠军队。但是,现在军需企业移交地方了,与军队脱钩了,没啥关系了,还能靠军队吗?更何况,国家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然是市场经济,企业就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国有企业还能靠国家吗?我看,是靠不上了。再看一看社会上的一些搞得很不错的民营企业,他们靠谁了?市场自己闯,订单自己找,产品自己销,完全是依靠自己的拼搏打天下。当前,军需企业实现扭亏为盈,就得有民营企业依靠自身努力打天下的精神。一句话,求别人,要看脸色,靠不住。只有依靠自己的努力,才最能靠得住。

三、要把功夫下在抓市场、抓管理上。听取了各个企业的汇报,我感到造成效益不好、连年亏损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多数企业对军品依赖性太大,市场面狭窄,订单少,而且拿到手的都是些不赚钱的订单,你说企业怎么能盈利。还有,管理太粗放,生产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应收账款和存货管理方面的问题很多,有点利润也从方方面面的管理漏洞中漏走了。我到集团公司后,看过有些企业的生产现场和工艺流程,谈不上精细化管理。还有,有的企业,到处求人借钱、贷款,可是,到仓库一看,产成品、原材料满仓库堆的是,产品销售不出去,货款收不回来,资金短缺的窟窿你就永远堵不上。采购原材料,不能在年初就把全年的原材料全部买回来,能不能做一批产品,订一批原材料,这样就会大大减少你的资金占用。当厂长,不算账,在资金问题上就只能捉襟见肘,“将帅无能,累死三军”,亏损就是这么发生的。

四、扭亏增盈是一种责任。亏损是什么?亏损就是把企业决策者不理智、不清醒的决策后果,粗放落后的管理结果,以亏损的方式撕开给人看。今天在座的亏损企业,有的是从上一任领导手里接过来的,有的是现任厂长自己把企业搞亏的。不管是哪一种情况,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当厂长的没有尽到责任。如果责任尽到了,亏损可以变成盈利。如果把责任尽到了,盈利企业就不会变成亏损企业。今天在座的厂长,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分析一下造成亏损的原因,看一看哪些工作没有做好,哪些教训应该吸取,哪些责任还没有尽到。从今天起,每一个亏损企业厂长,要把扭亏增盈作为一种责任、一种担当、一种大局意识,扎扎实实地扑下身子抓市场,抓管理,带领自己的企业尽快走出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