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儿去当兵

好男儿去当兵

1968年年初。

时令已到了大雪节气,但却始终没有看到雪花纷飞。陕西关中地区天寒地冻,天气变得一天比一天阴冷。

学校停课已经整整一年零两个月了,仍然没有一点复学的消息。

回乡务农的学生们都非常着急。

一天上午,我们一个村读初三的银安约上永录和我,一块儿去学校,想打听打听有没有复学的消息。

法门中学的大门紧闭,学校里鸦雀无声,空空如也。

呼啸的北风,从操场上刮起一片片落叶和一阵阵沙尘,迎面扑打过来,让人有些睁不开眼。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片萧条和衰败景象。

偌大的一个学校,如果没有了活蹦乱跳、吵吵嚷嚷的学生,怎么会有生气。

当年一帮子学生在操场上嬉笑打闹的情景,立即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银安带着我和永录,推开学校大门上的小门,直奔他们66届初三甲班的教室。教室的门锁着,窗户紧闭,隔着窗户玻璃我朝里面瞅了一眼,停课一年多,从来没人打扫教室,地上、课桌上已经落满厚厚的一层灰。

银安说:“咱们到老师宿舍那边,看看有没有看校的老师。”

“好!”我和永录一起跟着银安来到老师宿舍那边的平房。靠西头曹老师的宿舍门开着。

曹老师家住在法门寺宝塔村,是家离学校最近的老师。他又是学校的体育老师,同学们都熟。银安上前敲了敲门,我们一起跟了进去。

“曹老师,就你一个人在?”

“学校停课以后,老师们一开始没有走,后来一看复学没有消息,老师们也就陆陆续续就回家了。这个星期是我值班守校。你们有什么事情?”

“我们想打听打听有没有复学的消息。”

“这几天,天天有学生到学校打听消息。学校到现在没有接到县教育局复学的通知。”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银安腼腆地笑了笑。

“现在城市和工厂都比较乱,就数农村还算平稳一点,还是回生产队帮助爸爸妈妈干干活,挣点工分吧。学校停课了,帮助家里做些事情是正事。一旦有复学的消息,学校会想办法通知你们。”

我们三个人,无可奈何地告别了曹老师,心灰意冷地回到了村子里。

读了两年初中,已经习惯了学校的学习生活,非常留恋上学读书的美好事光。也期盼着学校能早一天复学,让我们这些中学生重新回到学校去读书。

父亲过去经常对我讲:“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从来没有出过一个读书人。现在是新社会了,农民的生活慢慢好起来了,你要好好念书,争取成为我们家第一个读书人。”

我一直想圆父亲这个梦。

可是没有想到,一场“文化大革命”,使学校教育竟然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就在我时常为此闷闷不乐的时候,1968年春季征兵开始了。

一天下午,三爸从法门公社回来告诉我父母,今年的春季征兵马上就要开始,而且征兵量比较大,意思想让我去当兵。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这等好事,是一般人争都争不来的好事,父母亲听了非常高兴,非常赞成和支持三爸的想法。

既然学校上不成了,书读不了了,我自然愿意去部队当兵。

但是,在对当兵的具体想法上,父母和我的想法不太一样。父母的想法非常实际,我已经满17岁了,应该学着自立了。一旦当了兵,吃饭、穿衣、花钱都由国家管,特别是在部队好好锻炼锻炼,也许以后会有个好出路。况且家里比较困难,当兵后就用不着再操我的心了。

而17岁的我,正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年龄,我当兵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军队这个大熔炉里锻炼成长,把自己锤炼成一块好钢,实现献身国防、保卫祖国的远大理想。

“好男儿当兵去!”从三爸回来那天起,我就暗暗地下定了决心。

我找到银安,说了我三爸给我父母亲说的话,问他想不想去当兵?银安说:“我家兄弟六个,家庭负担重,既然继续上学没有希望了,当兵也许是条好出路。”

“那咱们一块儿去当兵。”我说。

“好。”银安毫不犹豫地回答。

有银安这句话垫底,我当兵的想法更坚定了。

没过几天,我们村的生产队长邦劳从庄白大队开会回来,在村口问我:“今年部队征兵开始了,你想不想去当兵?”

“当然想,能不能让我去?”

“我估摸了一下,咱们村大概有六七个人符合今年的征兵条件,但是有几个在家是老大,弟弟妹妹多,负担重,可能走不开,具体还得征求本人和家长的意见。今年征的又是技术兵,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优先录用。咱们村子就你和银安最有条件去当兵,在家都不是老大,离得开,又都是初中生。如果你们想去当兵,我就给你们报个名。”邦劳笑嘻嘻地对我说。

“好啊!”我向生产队长邦劳投去感激的目光。

“回家去给你们家大人打个招呼,过几天就去法门公社参加体检,到时候我会通知你。”邦劳走了几步又回头对我说。

“太好了!我要当兵了!”我高兴得在村子口活蹦乱跳,一路小跑回到家,把征兵报名的消息告诉了父亲母亲。父亲母亲尽管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但是他们听到生产队长邦劳的口头通知,心里更托底了,自然十分高兴。

母亲很当真,就好像我已经当上了兵似的,嘴里念念叨叨地张罗着要为我准备这、准备那。

我带着几分兴奋劝母亲:“娘,不急,八字还没见一撇呢!”

母亲高兴地说:“对对对,不急!不急!”

那些天,我一直在默默地等待着生产队长邦劳的报名情况和体检通知。

最后我们村子确定报名参军的只有3个人,银安、我二哥和我。我二哥同生和银安同岁,在二爹家里虽然是老大,弟弟妹妹多,但是根据三爸的意见还是报了名。

只可惜,我的初中同学永录由于家庭负担重,他在家里是老大,弟弟妹妹都小,走不开,没有报名。

一个星期后,我们3个人接到了去法门公社参加征兵体检的通知。

体检的地点在公社卫生院,全公社参加体检的适龄青年很多。大家自觉地排成队等待体检。

先是测身高,量体重。我小时候由于营养不良,长得比较瘦小,身高1.45米,体重才70斤,刚刚符合当兵的身高和体重要求。

接下来是量血压,测视力,检查有没有色盲。我的血压、视力没有问题,符合条件。

紧接着,由医生检查心、肺功能,我的心、肺功能没有问题。

在检查胃、肝、脾等脏器时,我也是一路顺风。

最后是检查腿、脚和疝气,主要看脚是不是平板脚,有没有疝气,据说平板脚和有疝气不适宜急行军。我都没有问题。

一个上午的体检,我和银安顺风顺水,一路通过。

每年征兵,农村的男孩子个个踊跃报名参军。检测血压,是征兵体检的一项内容

我二哥同生在体检中,被检查出来患有静脉曲张,体检没有通过。

从卫生院体检出来,三爸在公社大门口正与一名接兵干部说话,他把我叫了过去。

“体检情况怎么样?”三爸问我。

“医生说没有问题。”我说。

“丁连长,这是我侄子三省,中学生,今年想当兵。”三爸把我介绍给这位接兵干部。

“个子小了点,人倒挺精神。如果体检和政审合格,到了部队,可以先放到连部当个通讯员什么的,长长个子再下班当兵。”当兵以后,我才知道这位接兵干部就是我们新兵连连长丁玉泰。

大约7天后,我和银安同时接到了县人民武装部的应征入伍通知书,要求我们3天后在县邮电学校报到集中。

手握着应征入伍通知书,我连蹦带跳地跑回家,把我已经被批准入伍的消息告诉了父亲、母亲和大哥,一家人都为我当上兵而欢欣鼓舞。

村子里的人一看这一次走两个当兵的,这可是破天荒的大好事,全村人为银安和我被批准入伍感到高兴。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真实地感受到,我当兵了。这一回,我可真的要离开生我养我、伴我一路成长的母亲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