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深处经受磨炼
每年的夏训结束以后,连队都要趁着沙漠里夜间的天气不冷,组织小分队去渃木洪戈壁滩捡柴火,以准备部队过冬之用。
捡柴火对于在青藏线执勤的汽车部队过冬非常重要,一是由于当时驻地煤炭供应紧张,每年连队冬天烤火买不到煤,只能烧柴火;二是汽车冬天上路执勤,由于气候寒冷,机油和黑油的凝结点低,每天早晨在发动和开动汽车前,必须用柴火来烘烤发动机的油底和前差速器、后差速器的油包。否则,汽车在严寒条件下发动机就启动不了,发动机打着了车辆也无法开动。
因此,连队对组织去渃木洪戈壁滩捡柴火非常重视,指定由何文泉副连长亲自带队。每个班抽两个人参加。听老兵们说干这个活非常辛苦,我在夏训中由于连续受奖,主动报名,要求参加了这次由18人组成的捡柴小分队活动。
小分队先是随连队到达格尔木,卸货以后在返回西宁途中,小分队在渃木洪兵站下车,同时留下了一台车,由何文泉副连长带队,准备进入荒漠深处的戈壁滩去捡柴火。
在广袤的渃木洪戈壁滩上,盛长着一种红柳,这种植物非常奇特,根部粗大,盘根错节,枝叶小而茂密,毫不张扬。沙漠中一年有三个季度在刮风,慢慢地在红柳生长茂盛的地方就形成了一堆堆一人多高的沙包。由于沙漠缺水,沙包外围部分红柳根被风吹日晒,断了根,有些红柳就慢慢地枯萎了,风干了。到渃木洪戈壁滩捡柴火,实际上就是把已经枯萎风干的红柳根捡回来,当柴烧。
达到渃木洪兵站的当天晚上,何文泉副连长进行了具体动员和分工。第二天一早吃过早饭,小分队带上工具,坐上连队留下的汽车就出发了。
开车的是我们连8班副班长,去年曾经参加过捡柴火活动,对怎么进入戈壁滩的路线比较熟。其实,汽车一旦进入大沙漠的戈壁滩,根本没有什么路,只能顺着以往走过汽车留下的车痕印往前走。加上戈壁滩比较平坦,8班副就开着车顺着过去走车留下的车痕一直往前开。听何副连长说,在沙漠中开车,只能顺着过去的车痕印开,否则,汽车一旦进入流沙地段,把车陷进去,就很难再开出来。
进入戈壁滩30多公里后,在一堆堆由于红柳生长茂盛而形成的沙包比较稠密的地方,汽车慢慢地停了下来。
何文泉副连长招呼大家下车,两人一组,开始捡柴火。并嘱咐大家不要走远,趁上午天气不算太热,抓紧捡。我和我们班当年刚刚入伍的一名河南兵小王编为一组,大家分头顺着高高大大的沙包四周去找。发现了非常干的红柳根,先是用铁锹把红柳根四周的沙子刨空,再给已经完全干掉的红柳根套上绳子,两个人一起使劲,风干的红柳根就被拖了下来。特别是遇到一些比较大的红柳根,拖起来就多少有些费劲。一个上午干下来,9个小组捡到的红柳根已经有大半车。
中午饭就在戈壁滩上吃。中午饭是从兵站带来的,每人两个大馒头、两根葱,保温桶里的热水随便喝,大家随身携带的军用水壶里也装满了水。大家坐在沙包的阴凉处,草草地吃完了中午饭,然后斜躺在沙包上,稍事休息。
盛夏的戈壁滩,晴空万里,湛蓝湛蓝的天空干净得一丝云彩都没有,太阳肆意滥施着淫威,直射在戈壁滩的热气被反射回来,沙滩上闷得就像是一个大蒸笼,气温骤然上升到了40多摄氏度。沙子是热的,空气是热的,就连徐徐吹来的风也是热的,酷暑烤得人有些透不过气来。这时候,别说是干活,就是坐在沙包的阴凉处,头上、身上也是不停地冒汗,大家的体力消耗太大了。
戈壁滩上的蚊子也非常厉害,个头大,腿长,“嗡嗡嗡”围着人直叫。也许是因为我们这些捡柴火的人冒犯了它们的领地,成群结队的蚊子直往人的头上、脸上、脖子上、胳膊上和腿上扑,扑上来就叮就咬,不一会儿,每个人身上裸露的地方,都被叮起了密密麻麻的小红包,奇痒难忍。
夏日的戈壁滩,烈日炎炎,天气酷热,让人感到有些透不过气来
大家忍耐着酷暑和蚊子叮咬,休息了一会儿,干脆起来捡柴火。一边捡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用毛巾驱赶着蚊子,衣服、裤子全湿透了。干到下午4点左右,戈壁滩上的气温慢慢降下来了,没有中午那么热了,何文泉副连长招呼大家趁着天气凉快,抓紧再捡一会儿。到了下午6点,大家开始归置柴火,抬的抬,背的背,把柴堆放在汽车跟前,开始装车。一天下来,捡到的柴正好装满一汽车。大家一起上车,坐在柴堆上,返回渃木洪兵站,把柴火堆放在兵站后院的不远处。然后,回到宿舍,痛痛快快地洗个头,擦了擦身,就去吃晚饭。
劳累了一天,干活儿累,出汗又多,又渴又饿,饭量也增加了不少。吃过晚饭,许多人早早地就躺下睡觉了。
第二天早晨一起床,大家感到体力恢复了。吃过早饭,带上工具,坐上汽车,继续进入戈壁滩深处捡柴火,中午就在戈壁滩上吃中午饭,晚上再回到兵站吃饭、睡觉。
此后的七八天都是按照这样一种生活流程运转的。
进入戈壁滩两天以后,由于在每天在太阳下暴晒,许多人的脸上、手上、胳膊上都开始脱皮,而且脱皮的地方带有一种火辣辣的疼。被蚊子叮咬得比较厉害的部位也慢慢肿起来了。擦上清凉油也不管用。我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身上晒得脱皮、红肿,那种疼痛苦不堪言。
3天以后,由于每天在太阳下面暴晒,在沙堆上捡柴,挖柴,拉柴,背柴,归置,装车,卸车,干的都是体力活,每天出汗又多,体力消耗太大,疲劳终于袭来了,那些天第一感受就是腰酸背痛。到了晚上,躺在床上,全身的每一根骨头都疼,有时连翻个身都困难。
可是第二天起来还得进入戈壁滩,继续捡柴火。
大家毕竟都是汽车兵,平时就是摆弄摆弄方向盘,很少干体力活,连续捡了几天柴火,身体就像散了架。出发前,我曾经听一些老兵说,干这个活很辛苦。当时我没有在意,到这时候,才真正体会到了老兵们说的这些话的分量与含义。
可是,捡柴火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大家只能默默地坚持着、忍受着、硬挺着。
到了第六天,渃木洪大沙漠遇到了一场大风。那天上午天气还是好好的,到了下午两点左右,戈壁滩上突然刮起了大风,而且越刮越大。沙漠里刮起了大风来,情况有点吓人,大风裹着沙子,紧贴着地面,一波接着一波刮来,让人睁不开眼。10多分钟后,戈壁滩上沙尘滚滚,天昏地暗,人也被吹得东倒西歪。大家不由自主地爬在了地上,进行自我保护。一直等到大风暂时停歇下来,才敢站起身来。
何副连长觉得今天的风一时间很难过去,捡柴火是无法继续下去了,趁着大风暂时停歇,招呼大家抓紧上车,返回了兵站。也算是老天爷帮忙,给大家放了半天假。
由于我们连的车队,再有3天就要从格尔木返回到渃木洪兵站了。所以,后两天的工作何副连长抓得特别紧,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大家也是咬着牙坚持着,硬是赶在连队达到达渃木洪兵站之前,捡了10车柴火。
第十天下午,连队从格尔木到达渃木洪兵站,看见了王根成连长和全连战士,大家都很激动。吃过晚饭,全连人员集体出动装柴火。第二天早饭后,全连车队出发返回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