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各种荣誉接踵而至

际华轻工集团发展了,做大了,做强了,知名度提高了,成绩有目共睹,引起了国家有关方面和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社会给予际华轻工集团和我本人的各种荣誉、奖励接踵而至。

2007年,际华轻工集团荣获“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排第247位)。

2008年,际华轻工集团先后荣获“中国优秀诚信企业”“中国企业自主创新TOP100强企业”“中国纺织工业产品开发贡献奖”“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500强”(排第17位)、“中国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100强”(排第20位)、“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10强”(排第6位)。

2009年,际华轻工集团先后荣获“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竞争力500强”(排第15位)、“中国纺织服装主营业务收入100强”(排第15位)、“中国服装行业竞争力10强”(排第5位)。“中国最具创新力企业”“亚太地区最具社会责任感华商”等10多项荣誉。

“际华”品牌也先后荣获“2008亚洲500最具价值品牌奖”“2008—2009亚洲服装最具综合实力品牌100强”。

受际华轻工集团经营业绩的拉动,我也先后荣获:“2008中国经济十大杰出人物”“2008中华十大财智人物”(特别奖)、“2008影响中国改革优秀人物”“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十大人物”“2009建国60周年60位杰出企业家”“2009亚太地区最具社会责任感华商领袖”等多项荣誉。

其实,从当兵到转业地方,40多年中我似乎与立功受奖没有缘分。在军队时,“嘉奖”倒是获取了不少,但是连一个三等功都没有立过。1998年,我参加了全国军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企业交接办公室的工作,由于表现突出,在交接工作结束时,荣获了由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察部、全国交接工作办公室授予的“二等功”,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荣获过的最高荣誉和奖励。2003年,我到新兴铸管集团担任总经理不久,被陕西省英才委员会评为“陕西英才人物”。但是,上述奖励,在我的前半生中,毕竟是凤毛麟角。没有像现在这样,因为际华轻工集团的快速发展和迅速崛起,如此多的荣誉扑面而来,多得让我毫无思想准备。

对于我在际华轻工集团公司的工作,行业协会、社会评价机构、新闻媒体和国务院国资委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8中国经济十大杰出人物”评委会的评价是:“结合际华轻工集团实际情况,紧紧抓住企业发展战略、技术改造、科技创新、产品研发、结构调整、市场开发、管理创新等发展要素,用短短几年时间,不仅奠定了际华轻工集团的军需品核心供应商地位,更打造出‘际华轻工’这支实力雄厚、所向披靡、声名卓著的职业装航母舰队,在专业领域具备了较强核心竞争力。”

在2008年“中国经济十大杰出人物”颁奖大会上,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王文元为作者颁奖

“2008中华十大财智人物”评委会的评价是:“他临危受命,挑起了国有企业下岗分流、扭亏脱困的历史使命。在他的领导与点化下,一个老态臃肿、亏损严重、拥有7万多职工的老牌军工集团,仅仅用了5年多时间,就彻底摆脱了困境,焕发了生机,步入良性、快速发展的轨道,集团由此步入全国优势企业行列。”

“2009中国企业自主创新”颁奖大会主办方的评价是:“一代儒将,凭借自身的经验、智慧和先进理念,把一个夕阳企业帯向了朝阳。”

作为中央企业的主管部门,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对于我的评价是:“思想政治素质好,事业心责任感强,工作投入,作风顽强,实践经验丰富,有较强的经营工作能力。熟悉军需企业情况,针对军需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能够提出有效措施,为集团公司改革、发展、稳定倾注了大量心血,为军需企业扭亏为盈、际华集团改制上市、14家军需企业实施政策性破产做了大量工作。”

对于以上荣誉、奖励和评价,我想说明两点:

在“2008中华十大财智人物颁奖大会”上

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从社会到企业家的心理都比较浮躁,花钱买荣誉、买奖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这些年来,际华轻工集团和我本人所获取的各种奖励,从未花过一分钱。当时集团机关的同志找到我,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一些社会组织要给际华轻工集团授奖,我明确交代:凭借际华轻工集团这些年的发展和效益,社会上给予一些荣誉、奖励可以接受,但绝对不能花一分钱去买荣誉、买奖励。即便这样,各种荣誉、奖励还是纷至沓来。其中给我本人的奖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评上的。当时的情况给我一个强烈印象:只要把企业搞好了,效益上去了,各种荣誉、奖励,你就是想挡都挡不住。

二、一些行业协会、社会评价机构和新闻媒体给予我本人的荣誉和评价,从表面上看是给我本人的,但就其实质是给际华轻工集团领导班子的,是给整个际华企业的,因为我是集团公司董事长,是集团法定代表人,要奖励个人只能奖励我,在这里,我只是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