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饥不择食,订单通吃”为“挑着吃,吃精食”

变“饥不择食,订单通吃”为“挑着吃,吃精食”

变“饥不择食,订单通吃”为“挑着吃,吃精食”的提出,实质是要进一步优化订单结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在军需企业,由于生产能力过大,市场半径狭窄,许多企业在开发民品和外贸市场过程中,出现了“饥不择食,逢单必接,逢单必吃”的现象。拿到手的大部分订单毛利率偏低,企业依然在亏损。

我心里清楚,有些军需企业,“逢单必吃”是为了维持正常开工,让职工有钱赚,有工资开。至于能不能赚钱,能不能盈利,工厂多年亏损,暂且顾不上考虑。

优化订单结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非常现实地摆在了军需企业面前。“饥不择食,逢单必吃”问题不解决,即便市场打开了,亏损问题照样解决不了。必须适时引导企业营销人员,强化算账意识,优化订单结构,从市场上多接附加值高,毛利率高的订单。

陕西扶风会议之后,多数企业营销队伍扩大了,营销待遇提高了。这时候,我考虑更多的是,如何采取倒逼机制,强化营销人员的算账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优化订单结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确保承接到手的每一笔订单,至少大多数订单都能盈利。

与新兴铸管集团公司何可人副总经理(左一)在秦皇岛3544工厂进行扭亏增盈调研,厂长尉隽(右一)、党委书记高永庆(左二)陪同考察

在好几家亏损企业,我连续召开了营销人员座谈会,充分听取营销人员意见,明确提出“强化算账意识和责任意识,优化订单结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变‘饥不择食,逢单必吃’为‘挑着吃,吃精食’”,赢得了相关企业领导和几位总经理助理兼工作部部长的一致认同。

实际上,这是对企业营销思路的一次调整和改革。但是,话好说,要求好提,真正要落到实处,见到成效,必须有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据此,我提出四点要求:

一、要大力开发市场,拓展市场半径,扩大用户的接触面,提高订单选择余地。

二、举办营销人员成本测算培训班,由财务部负责讲解产品成本构成和测算办法,工厂主要产品成本构成和劳动效率,由采购部门介绍当前主要产品原材料市场价格,让营销人员能够根据人工成本、人日产量和原材料价格,大致测算出每一笔订单能不能盈利。

三、对营销人员实行“高毛利率高提成,低毛利率低提成,没有毛利率不提成,亏损订单要倒扣”的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责任,放开提成,加强约束。

四、产品订单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过程,要求工厂每年在下达营销指标时,既要有承揽订单总量的要求,也要有对高毛利率订单和盈利订单的量化指标,由营销部门分解到每一个营销人员,明确责任,定期讲评,以此为据,对营销人员实行优胜劣汰,不断优化营销队伍和承接订单的能力。

以上四项措施中,推行“高毛利率高提成,低毛利率低提成,没有毛利率不提成,亏损订单要倒扣”的激励约束机制,是关键,是核心。对于营销人员来说,既是一种激励,更是一种约束。

调整和优化产品订单结构,在各个军需企业开始拉开了序幕。

营销人员的责任重了,压力大了,承揽高毛利率订单的积极性有了,大家的提成收入开始提高。

营销倒逼机制的形成,在“敞开正门,堵住歪门邪道”方面,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一家服装厂的厂长告诉我:过去在工厂,订单的毛利率不分高低,都是一个提成比例,有些营销人员为了谋私利,赚外快,私自把毛利率高的订单,转到工厂外面去加工。现在实行了高毛利率订单高提成,工厂屡禁不止的营销人员搞外加工、赚外快的现象杜绝了。既然通过正道能赚钱,为什么要走歪门邪道?这一点,连我自己都没想到。

优化订单结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形成的薪酬“倒逼”机制,使多数企业订单结构开始发生变化,高毛利率产品和盈利产品订单在增多,亏损订单和盈亏持平的订单在减少,扭亏、减亏、控亏出现了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