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训练 完成了老百姓向军人的初步转变

新兵训练 完成了老百姓向军人的初步转变

新兵连进驻湟源县委党校后,由于宿舍里没有床板,第一项任务就是打地铺。

党校工作人员带着大家先搬来砖头,按照大多数新兵的身高,在房间里拦一道横档,再从仓库抱来麦草,铺好铺平。然后,由接兵干部按照下一步的编班计划,逐个点名,把我们按照每10个人一个班分配到每一个房间。接下来,新兵们解开自己的被包,铺好床铺。

时间过得真快,刚刚铺好床铺,吃中午饭的时间就到了。新兵连在党校没有单开食堂,新兵们都是按照排编制,被分配到部队营区的每一个汽车连队去吃饭。比如,新兵一排去一连食堂吃饭,我们法门公社入伍的都被编在二排,所以去二连食堂吃饭,依次类推,新兵三排去三连食堂吃饭,新兵四排去四连食堂吃饭。

吃完中午饭以后是午休时间。刚到部队,大家都很兴奋,睡不着午觉,但不允许吵闹,大家就躺在床铺上休息一会儿,眯一会儿眼。

下午两点一上班,新兵连开始编队。首先由团军务股常参谋宣布了我们新兵连的编制和连长、指导员姓名。我们新兵连被编为新兵一连,连长是到我们县接新兵的丁玉泰连长,听班长们说,丁玉泰连长老家是陕西岐山县青化公社人,离我们家只有8公里路,算得上是老乡。丁连长的军事动作非常棒,口令喊起来清脆洪亮,用老兵们的话说,他的军事动作是“狗撵鸭子,呱呱叫”。指导员叫高亚平,河北保定地区徐水县人,人长得很精神,讲话声音有磁性,嘴巴特别利落。4个排长分别是从汽车一营4个汽车连抽来的军事动作好的班长担任。各新兵班的班长、副班长都是由新兵担任。

这一次编班,人员彻底打散了,我们一个大队的12个人被分配到3个班。我们班的班长叫吕文贤,是我们法门公社齐村人,待人和善,从新兵连开始,我们的关系一直不错。副班长叫陈权文,就是前面提到的当着接兵干部的面咬破手指头写血书的那一位。根据丁连长的分工,班长负责全面,主抓军事训练,副班长主要负责班里的内务卫生。同时,丁连长宣布了每天的作息时间和军事训练、内务卫生、个人卫生和防寒保暖方面的注意事项。

第二天上午,连队进行新兵训练动员。高亚平指导员讲了很多,记忆最深的是:“今天在座的入伍前大部分是学生,有些年龄大一点已经当过几年工人或农民。工人、农民和学生都是老百姓,算不上是军人。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一个半月的军政训练,为每个人当好一个标准的军人和一个称职的士兵打好基础,实现由老百姓向军人的初步转变。”

高亚平指导员的讲话铿锵有力,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赢得了新兵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新兵训练动员以后,就转入了为期1个月的队列动作训练。内容包括:立正、稍息,向左看齐、向前看,向右看齐、向前看,报数、向左转,向右转,向后转,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向左转走、向右转走、向后转走,坐下、蹲下,敬礼、礼毕,班橫队、班纵队、排橫队、排纵队、连橫队、连纵队等等。

每当训练一个动作,先是由丁连长在队前统一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反复示范几次,再以班为单位组织训练。

为了分步细训,丁连长还把齐步走、正步走和跑步走分解为臂部动作、腿部动作和臂部、腿部动作合练,组织新兵们反复练习,反复体会,全面掌握动作要领。

搞队列训练,比较单调,比较枯燥,往往一个动作要反复练习,反复体会。连长、指导员和排长们随时会深入每个班检查,帮助每一个人纠正动作要领。尤其是正步走、分解动作最累人。每天训练下来,都会感到很累,很疲惫。尤其是队列动作训练刚开始的那一个星期,由于过去松散惯了,一旦正正规规地搞起训练,从身体到心理都不适应,一天训练下来,总是感到筋疲力尽。

我小时候由于不太注重自己的体态,从十四五岁开始,背就开始稍稍有点驼。在队列动作训练中,丁玉泰连长每次路过我们班,都要抓住我的两个肩膀朝后扳,同时说:“你看看,你看看,小小年纪背就驼起来了。听我口令:挺胸,收腹,两眼平视,下颚微收。对了对了,这样多好,小伙子多精神。以后要经常保持这样的姿态。”

“谁是班长?”丁连长问。

“报告连长,我是。”吕文贤上前一步。

“以后只要是列队,一定要注意纠正刘三省这个驼背动作。”

“是。”吕文贤干脆地回答。

从此以后,我也非常注意纠正自己驼背这个毛病。尤其是一看到丁连长远远走过来,就马上挺胸,收腹,两眼平视,下颚微收。久而久之,我的驼背问题慢慢解决了。

搞队列训练虽然比较单调枯燥,每天训练下来有些疲惫。但是,让新兵们最怵、最头疼的还不是队列训练,而是连队在夜间组织的紧急集合。

紧急集合,是指部队在紧急情况下,如突遭敌机空袭、被敌人包围或者部队在实施紧急疏散、执行紧急任务时所采用的一种紧急集结行动。要求每个战士全副武装,动作要快,动静要小,无光无声,快速行动,在规定时间内到达集结地点。

新兵训练一开始,连长丁玉泰就在全连列队时讲:“大家听着,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部队就是要随时准备打仗的。为了培养大家的战备观念和快速反应能力,在新兵训练过程中,我们将不定期地组织紧急集合训练。紧急集合训练的具体要求,连里要专门开会布置,到时请各班班长负责传达到每个新兵那里。最近几天我们就要组织一次,请大家从现在起,尤其是在晚上睡觉时,要学会睁着一只眼睛睡觉。”

一听丁连长说最近就要组织一次紧急集合,大家都很紧张,晚上睡觉也不踏实了。尤其是前几个晚上,我发现在宿舍里,熄灯后起夜上厕所的人多了,不断地来回翻身的人多了,不间断地小声咳嗽的人多了。第二天上午训练时打哈欠的多了,我心里清楚,准是头一天晚上,怕搞紧急集合没睡好觉给折腾的。

就在大家发现没有什么动静、刚刚放松思想准备,晚上能够平稳入睡的时候,一天晚上12点左右,楼道里突然响起了清脆、急促的紧急集合哨声。

我真是佩服丁连长,他把那个哨子吹得真叫漂亮。怎么漂亮?就是把哨子吹得短促、急迫、响亮,太有威慑力了。而且,丁连长的哨子吹得越短促、越急迫、越响亮,大家就越紧张、越心慌、越发毛。

由于紧急集合时不能开灯,大家都是摸着黑穿衣服、穿鞋子,打背包。再加上是第一次搞紧急集合,洋相算是出尽了。有把衣服穿混的,有隔着扣眼扣衣服的,有把鞋穿错的、穿反的,有把帽子戴歪的,有找不到帽子就光着头出来的,还有来不及打背包抱着被子出来列队的,不一而足。

各排先是清点人数,然后逐一向连长报告情况。

丁连长把大家拉到路灯下说:“大家先相互看看各自的着装情况。有些人搞了一次紧急集合,就出尽了洋相。你们再仔细看看,有些人的衣服是怎么穿的,扣子是怎么扣的,鞋是怎么穿的,帽子是怎么戴的。再看看有些人的背包是怎么打的,怎么还有抱着被子出来参加紧急集合呢?这样的部队怎么能够执行紧急任务?怎么能够打仗?!一旦真的遇到情况,没等把敌人消灭了,自己就有可能被报销了。我明确地告诉大家,这样的状态,是绝对不行的!”

“今天的紧急集合,目的就是要暴露暴露矛盾,暴露暴露问题。回去后,每个人、每个班、每个排都要认真总结,查找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反复训练,以利于搞好今后的每一次紧急集合。”

“解散!”

这次紧急集合,尽管暴露了不少问题,还真让大家长进不少,学到了不少有关紧急集合的常识与注意事项。

从此以后,我发现在晚上准备睡觉时,每个人的衣服、帽子、鞋子以及背包绳开始放置有序了,不再像过去那样乱丢乱扔了。不少人在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挤出一点时间练习快速穿衣服、穿鞋子、戴帽子和打背包。

一个星期以后,连队又组织了一次紧急集合,这一次集合动作、着装情况较上次有了明显好转。

丁连长在讲评时说:“今天晚上的紧急集合较上一次有了明显进步,作为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就是要打一仗,总结一次,提高一次。今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紧急集合的速度稍微慢了一点,速度慢的关键原因是个别同志的动作有些慢,跟不上大多数同志的行动,拖了大家的后腿。下去以后各班、排再好好总结,力争下一次紧急集合比这一次做得更好!更快!”

“是!”大家齐声回答。

此后,结合队列训练,连队又组织了多次紧急集合,训练成绩一次比一次好。

连长和指导员对大家的表现还算满意,我们自己也满意。

在为期1个月的队列动作和紧急集合训练中,我们连还穿插进行了3次政治教育。

第一次教育,是军队光荣传统教育和团史教育。高亚平指导员用深入浅出的道理,详细阐述了我军如何从“八一”南昌起义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壮大历程,先后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最终创建了新中国的丰功伟绩。而我们所在的汽车76团也是一支战争年代的英雄部队。新中国成立之前,汽车76团隶属于华北军区,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目前部队装备的德国大依发车,就是这支英雄部队从国民党部队手中缴获的,并参加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阅兵大典,在天安门广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盛大检阅。新中国成立不久,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们团荣获了“炸不烂的钢铁运输线”的光荣称号。光荣传统教育和团史教育,使我们对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壮大史和我们团的团史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为自己能够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名战士感到光荣和自豪,为自己能够成为汽车76团这支英雄部队的一分子感到高兴。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当兵为人民”“当兵为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次教育,是忆苦思甜教育。我们这批新兵,绝大多数都是来自“苦大仇深”的贫下中农家庭,同时也是“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一代新人,为了帮助大家“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做一个永葆革命青春的合格战士,新兵连挑选了5名出身“苦大仇深”的贫农家庭的新兵,哭诉了自己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两代人在旧社会缺衣少穿,卖儿卖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和饱受土豪恶霸压迫欺凌的血泪家史,讲得大家噼里啪啦地掉眼泪。配合忆苦思甜教育,团部给新兵专门放映了电影《白毛女》和《红色娘子军》,组织新兵们吃“忆苦饭”。 “忆苦饭”的菜是用水煮的苦苦菜,主食是粗粮菜团子。在那个年代,这样的教育活动很有效,提高了大家的思想觉悟,坚定了“当兵为人民”“捍卫新中国”的决心和信心。

第三次教育,是授军衔活动。在队列训练进行了1个月的时候,大家的军事素质和军人素养有了明显提高。根据团司令部的规定,新兵连为我们这一批新兵组织了授军衔活动。所谓授军衔,就是由连长和指导员为我们每一个新兵配发一副红领章和一个红帽徽。就是杨子荣在《智取威虎山》里唱道:“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的红旗挂两边”那样的领章和帽徽。授军衔仪式非常庄重,由指导员点名,叫到谁,谁上台,立正,敬礼,然后非常庄重地从连长手里接过领章、帽徽。回到座位后,马上把领章、帽徽钉上。

最后,丁玉泰连长讲话:“从今天开始,大家就是一名名副其实的军人了,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保卫祖国。希望大家不要辜负党的期望、国家的期望、人民的期望,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做一名真正的、合格的革命军人!”丁连长的话虽然很简短,但很有鼓动性。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兵训练的最后半个月是射击训练和投弹训练。丁连长每天把我们拉到射击场,先练射击,后练投弹,动静结合。训练了10多天以后,连队组织了一次实弹射击和实弹投掷。绝大多数人实弹射击和实弹投掷成绩都达到良好以上成绩。

新兵训练的最后一项内容,是新兵分配前的思想教育。尽管我们团是汽车团,但是在连队,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去开汽车,有的人需要去学修理,有的人需要去做饭,有的人需要去喂猪、种菜,等等。所以,搞好下连队之前的分配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非常关键。

新兵分配前的教育分为三步:

第一步,思想动员。高亚平指导员说:“新兵训练结束后,多数同志要下连队学开车,有的要去学习修汽车,有的要去炊事班工作一段时间,有的还要先去喂猪、种菜。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无论分配大家干什么工作,都是革命工作,都是部队需要。希望大家都能正确对待,服从分配。真正做到‘党是大厦我是砖,东南西北任党搬’,‘永做革命螺丝钉,拧到哪,钉在哪’。”

“今天的动员结束后,各个班要利用两个半天组织讨论,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在此基础上,每个同志都要明确表态,要写决心书。”

第二步,分班讨论和个人表态。在分班讨论中,大家的表态都不错。我个人也明确表态:“坚决服从组织分配,永做革命的螺丝钉。”

第三步,连队宣布分配名单。听我们排长讲,大的分配原则是新兵一排去一连,新兵二排去二连,新兵三排、四排分别去三连和四连。

但是,就在我们连宣布分配名单之前,团政治处宣传股来我们新兵连挑选文艺骨干。由于在新兵训练过程中有文艺特长的几个新兵都表演过节目,连队推荐了我和吕恒新、孙安智、李文贤、孙胜利几个人。吕恒新二胡拉得好,孙安智能说会唱,李文贤、孙胜利会唱秦腔,我会吹笛子、拉二胡,宣传股张干事让我们每人表演了一段,最后确定调吕恒新、孙安智和我去团文艺宣传队。我们一个生产大队的银安、省明和班长吕文贤等许多战友都支持我去,说:“你有机会调到团部当兵,多好呀!”可我当时一门心思地想下连队学开车,根本没有想过要去当什么文艺兵。

那两天,我的心里七上八下,被去团宣传队的事情搅得乱糟糟的,也不知道去团文艺宣传队是件好事还是坏事。好在,连队刚刚搞过分配教育,我们村子的银安、妹夫省明都支持我去,我愉快地服从了组织决定。

我们3个人还没有等到宣布分配名单,按照团宣传股张干事的要求,第二天上午,背上背包,搭乘营部去团部办事的大卡车,直接去团文艺宣传队报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