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踏遍每一家亏损企业
在抓扭亏增盈的日子里,我不仅坚持每年召开一次扭亏增盈座谈会,而且注重现场检查指导。从2003年到2005年,我与各位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一道,用了不到两年时间,跑遍了集团公司每一家亏损企业,有些重点亏损企业,我多次去,反复去。
有一次,我从北京出发,直飞新疆乌鲁木齐,然后沿兰州、西宁、西安、太原、长治、闻喜、石家庄、廊坊一路走,一路看望亏损企业,最后返回北京。一路跑下来,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就是那一次,我在兰州3512工厂时,晚上受了凉,当时感到没什么,到了西安,在听取3513工厂扭亏增盈汇报时,突然浑身发冷,全身发抖,上下牙床直打颤,脸色苍白,把3513工厂领导们吓了一跳。他们立即停止汇报,把我送到工厂附近一家三甲医院,输了一个下午一个晚上的液,病情才得到缓解。第二天上午,身体一轻松,又去了3513工厂,完事后又急急忙忙赶到咸阳3530工厂。紧接着又去了山西太原、长治、闻喜地区的亏损企业,一直走到廊坊3531工厂,最后回到北京。一路风尘仆仆,马不停蹄。
在亏损企业,我有一个必须听、必须谈、必须看、必须开座谈会的工作流程。
必须听:就是听领导班子汇报,汇报成绩,汇报问题,汇报措施,汇报打算。
必须谈:就是找领导班子个别谈话,找主要车间和业务部门领导个别谈话。只有个别谈话,大家才没有顾虑,没有包袱,才能畅所欲言,讲一些实话,说一些真话。当时,许多亏损企业的真实情况,不是通过听汇报听出来的,而是通过个别谈话谈出来的。
必须看:就是看生产现场,看成品仓库,看原材料仓库,看财务报表,了解和掌握存货、应收账款情况以及企业负债情况。
必须开座谈会:就是分别召开机关部门领导、车间主任、技术人员和普通工人座谈会,多层次、多方面地了解和分析亏损原因,听取扭亏增盈建议。
这样一个流程下来,我可以如数家珍地说出每一家亏损企业的情况和问题。工厂领导了解的我了解,工厂领导不了解的我也知道。抓起工作来,就敢叫真,企业领导也不敢敷衍,大家都在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抓扭亏增盈。
到了亏损企业,我还有一条特别规定,只要工厂有招待所和职工食堂,就不住宾馆,不去外面吃饭。有一次,我到了四川绵阳3536工厂,李传伟厂长看到我整天马不停蹄地跑亏损企业,很辛苦,就安排我住在了绵阳宾馆,在外面吃饭,我好说歹说,一一谢绝了。我对李传伟厂长说,不是不给面子,亏损企业情况实在特殊。于是,我给他讲了4年前,我在南京一家军需工厂遇到的事情……
在抓扭亏增盈的那几年,我和集团其他领导,特别是几位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工作部部长们一道,马不停蹄地跑遍了每一家亏损企业。与新兴铸管集团总经理助理兼华北工作部部长范建设(右二)一起,在石家庄3514工厂厂长胡绪义(右一)。副厂长高永庆(左二)、潘文峰(左一),总会计师曹建国(右三)等领导的陪同下,准备冒雨去车间进行扭亏增盈现场调研
当时,这一家军需工厂陷入困境,非常困难。厂里的职工大多是新四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职工,大家联手给新四军时期的老领导、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写信,反映工厂主要领导的不正之风,要求上级派人调查。张震副主席批示批到总后,总后生产管理部派我带财务局、劳动人事局两名助理员到工厂调查。我对跟我一起去调查的李星和徐谦峰两位助理员说,这家工厂的情况复杂,职工都是些新四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职工,调查问题我们可以竭尽全力。但要把握一条,别我们前脚走,后脚又有职工写信告我们。
到了工厂,我坚持住在工厂招待所,吃饭就在职工食堂,一切很平静,调查也很顺利。快结束了,一个星期日的下午,工厂党委陈书记找到我说:“刘局长,这一段你们调查很辛苦,快要走了,晚上在我们工厂的华侨宾馆吃个便饭。”我坚持不去,两位助理员感到不就一顿饭嘛,没有多大问题。劝我说:“刘局长,没事的,让吃就吃,你的胆子也太小了。”犹豫不决中,我被他们生拉硬扯地拽到了工厂大门口的华侨宾馆。饭刚刚吃了一半,房间门被一个工人“哐”的一声踢开了,后面跟着几名老工人。“好哇,你们到工厂搞调查,竟然在这里吃请。”无论工厂党委陈书记怎么解释,都没用。
事情搞砸了,我们几个人灰溜溜地走出了宾馆,饭也没吃好。工厂陈书记事后直向我道歉,两位助理员也不好意思地说,“都怪我们,当时要听你的就对了”。
这一次的教训很深刻。好在我们离开工厂后,老工人们没有向上写信反映。以后只要到了亏损企业,我坚持不吃请、不住宾馆。
李传伟厂长听了我的一番话,没再坚持,服从了我的意见,搬回了工厂招待所,每天在职工食堂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