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际华轻工集团公司

组建际华轻工集团公司

2006年4月下旬的一天上午。

北京丰台新村,集团公司办公楼四楼,刘明忠董事长办公室。

“彭!彭!彭!”我扣响了刘明忠董事长办公室的门。

“请进!”踏着刘明忠董事长的余音,我推开了办公室的门。

刘明忠董事长一看是我,非常热情地站起身:“快坐,快坐。”

刘明忠董事长快人快语,开门见山:“刘总,找你是想商量一件事。目前集团公司直接管理56家企业,面太宽,也太累,我考虑了半年多,初步提出了一个专业化管理的思路,就是除过新兴铸管股份公司,其余55家军需企业按照行业类型,划分为轻工、机械和房地产3个板块,轻工这一块是大头,我算了算,有41家军需企事业单位,准备由你挑头,何可人副总经理协助,组建际华轻工集团公司;9家机械工厂以新兴重工为依托,成立新兴重工公司;3家‘退二进三’企业和2家宾馆,共同组建新兴房地产公司。这只是个大思路、大框架。今天想专门听听你的意见,如果你认为可以,过几天咱们开一次领导班子会议,正式研究一下。我还有个考虑,际华轻工集团这一块先成立,其他两块先不急,等条件成熟后再组建。”

应该说,这是一个好思路。55家军需企业,管理跨度太大,尤其是当前军需企业比较困难,尽管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但是管理基础仍然薄弱,通过成立专业化公司,缩小管理跨度,适当收缩战线,有利于实施专业化经营、精细化管理。

只是把41家军需企事业单位捆在一起,由我挑头,这其中的困难我太清楚了。因为,目前仍在亏损的军需企业绝大部分在41家之内。一方面,我感到刘明忠董事长是在投桃报李,给我放权;另一方面,等于把军需企业生存、发展、稳定的责任全部都压给了我。这些年,军需企业中一些困难、破产企业不断来北京上访闹事,堵集团大门,围办公楼,把新兴铸管集团公司的领导都闹怕了。我自然能感受到其中的压力。

“这件事,能不能容我考虑考虑,我也和何副总商量商量。”我没有立即表态和答应。

“那好吧,我等你的意见。”刘明忠董事长笑了笑说。

我起身,回到我在二楼的办公室。我让办公室秘书找来了何可人副总经理,我把刘明忠董事长的设想告诉了何可人副总经理。

“什么时候组建?”何可人副总经理问我。

“我没有表态,具体时间没定。”我说。

“这种办法有利有弊,利大于弊。有利的方面,是可以充分放权,你可以放手大胆地抓军需企业发展了,我协助你没有问题。不利的方面是轻工集团一成立,其中的责任很大,尤其是来自困难企业稳定方面的压力。”何可人副总经理毕竟是在3511工厂当过厂长的人,自然知道其中的许多利弊。

“你说得对,事情都是有利有弊,容我再想想。我的意见,这件事,我们俩不主动推,看刘明忠董事长和集团公司领导班子最后怎么定。你看好不好?”

“好吧。”何可人副总经理笑了笑,离开了我的办公室。

考虑了一上午,我终于想通了。论责任,像目前这种管法,一旦稳定上出了问题,作为主管军需企业的总经理,就能撇清关系吗?成立际华轻工集团后,压力肯定有,但是集团放权,不是更有利于抓扭亏、抓发展嘛!在专业化管理问题上,刘明忠董事长站位高,出发点肯定是好的。

当天下午,我正式回话给刘明忠董事长:“这件事就由集团领导班子决定吧,我个人没有意见。”

两天后,集团公司董事会讨论通过了刘明忠董事长关于实行专业化管理,组建际华轻工集团的提议,并形成了董事会纪要。

消息很快传到了军需企业。一天上午,一家军需工厂的老厂长给我打电话:“刘总,不能成立轻工集团,今后,轻工集团就成了新兴铸管集团的防火墙,工作干好了,成绩他们有份,稳定上出了问题,责任全是你的。”

我笑了笑说:“谢谢你的好心,这件事集团公司已经决定,就不要再说这些话了。既然把咱们捆在了一起,就患难与共,殚精竭虑,有福共享,有难共当吧。”

5月上旬,刘明忠董事长告诉我:“实施专业化管理,组建际华轻工集团的事情,前几天我去国资委开会,已经给国务院国资委领导做了汇报,国资委领导很支持。从现在开始,就开始做组建前的各项准备吧。具体筹备就由你负责。

我和何可人副总经理召集集团公司有关部门进行具体布置。会后,我与何可人副总经理研究提出了组建际华轻工集团的具体意见,准备与刘明忠董事长交换意见;资产财务部开始准备资产划分问题;人力资源部开始准备际华轻工集团机关人员抽组问题;轻工部开始联系成立庆典地点和邀请国家有关部门、各专业协会出席成立庆典问题。一切准备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推开。

6月下旬,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7月6日,际华轻工集团公司成立大会在北京京丰宾馆隆重召开。准备加入际华轻工集团公司的41家军需企事业单位党政一把手80多人和集团公司机关相关人员参加了成立大会。际华轻工集团公司成立庆典非常隆重,京丰宾馆门口搭起红色彩墙,天空吊起了两个大气球,飘带上写着“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和“热烈祝贺际华轻工集团成立”的大幅标语。一楼大会议室淡红色的背板,十分醒目的“际华轻工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大会”的会标和会议代表们一张张喜笑颜开的笑脸,使会议室里充满喜庆、隆重的气氛。

国务院国资委邵宁副主任、总后勤部孙志强副部长、武警部队梁洪副司令员专门发来贺电。总后勤部军需部、武警总部后勤部和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工业协会、中国棉纺工业协会、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的领导亲自出席庆典,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刘明忠董事长代表新兴铸管集团公司董事会宣布了《关于组建际华轻工集团公司的决定》和际华轻工集团董事会组成人员名单,确定由我兼任董事长,何可人、栗美霞、王玉堃、范建设、胡福生、杨照明、谢志华、贾路桥为董事,提名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何可人为际华轻工集团总经理人选。姜国钧书记代表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党委宣布了际华轻工集团公司党委组成名单,由我兼任际华轻工集团党委书记,新兴铸管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栗美霞兼任际华轻工集团党委副书记,赵卫生担任党委副书记。

最后,刘明忠董事长做了重要讲话。他提出:组建际华轻工集团,是集团公司实施专业化管理和三级企业管理体制的重大决策。际华轻工集团成立后,要积极推进各项改革管理,开拓市场,提升研发,要用5年左右的时间,把际华轻工集团打造成为“全国最大的军需品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职业装研发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鞋业研发生产基地”。

刘明忠董事长提出的“三个最大”,目标清晰,振奋人心,给与会代表们以极大鼓励。特别是际华轻工集团的成立,标志着际华轻工集团的发展,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下午,际华轻工集团公司董事会召开第一次董事会会议,聘任何可人为总经理,范建设为常务副总经理。

会议日程安排得非常紧凑。

际华轻工集团成立庆典在北京举行,气氛隆重而又热烈

晚上,新兴铸管集团公司请来了专业文工团体,在宴会大厅举行了文艺演出和晚宴,把成立庆典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第二天,会议转入安排工作阶段。际华轻工集团刚刚成立,安排好后7个月工作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