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降耗·增效

提质·降耗·增效

在企业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的好坏,物料、水电气的消耗水平和劳动效率水平高低,都与产品成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产品质量好,合格率高,劳动效率就高,原材料和水电气消耗水平就低,单位产品成本就低。反之,单位产品成本就高,直接影响企业盈利水平。

在前期的扭亏增盈调查中,我发现,军需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产品质量,物料消耗,劳动效率,都存在不少问题。多数企业产品质量不稳定,产品合格率特别低,有的不合格率和次品率居高不下。多数企业劳动效率低,人日产量低,单位人工成本高,和集团公司内部效益好的企业比,差距很大。不少企业物料消耗和水电气消耗管理粗放,马大哈,主辅料和燃料消耗高,浪费大,长明灯、长流水的现象屡见不鲜。

有一次,我和集团公司财务顾问,军需系统的老财务专家徐义祥一起到了一家鞋厂,在下料车间,看到物料消耗上存在严重浪费现象。老徐是个急性子、直爽人,当场就从边角余料筐里拿起像排球网似的余料对该工厂领导说:“有你们这样下料的吗?裁鞋帮后的边角余料应该都是萝卜丝,不是排球网,你们平时就是这么教工人、管工人的?车间主任的责任心到哪里去了?”后来我发现,在军需企业,像徐义祥顾问批评的问题,并非个别现象。

在提高订单毛利率、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施减人增效的基础上,我开始在企业,在机关,在各种会议上,明确提出要提质、降耗、增效。

一、由集团公司资产财务部牵头、轻工部、机械部共同参加,以提质降耗增效为目的,分行业重新修订产品质量、物料、燃料和水电气消耗定额,提高产品质量标准,降低物料消耗的水平,提高单位产品劳动效率。

二、召开现场会和经验推广会,先后推广了3534工厂质量管理的经验,同样的产品,同样的设备,3534工厂工人做出来的产品硬是规整,硬是过硬,内在和外在质量都好,在军方多次抽查评比中,均被评为优质产品;3502工厂实行专业化生产的经验,做产品,靠的是熟练程度,活儿越熟练,手脚越利索,出活就快,质量就好,产量就高,劳动效率就高。3502工厂实行专业化生产的做法是,做上衣的专门做上衣,做裤子的专门做裤子,每条生产线上工人的生产工序相对固定,劳动效率明显提高;3542工厂推进技术改造的经验,全国纺织市场竞争激烈,要想推进产品升级,提高劳动效率,必须勒紧裤腰带搞技术改造;3534工厂主辅料消耗“成本买断”的经验,一旦工人把料下超了,衣服用料超出定额,这份钱由工人自己掏,还真掏了。“成本买断”对物料消耗形成了一种倒逼机制,主辅料消耗得到了有效控制。

在四川绵阳3536工厂专题调研通过买断银行债务、开拓市场实现扭亏脱困问题。与厂长李传伟(左一)、常务副厂长杨志刚(右一)一起考察生产现场

三、严格控制产品成本。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产品获利日趋微薄,企业获利更加艰难,更多的企业将处在微利或亏损的边缘,利润将向少数优势企业集中,谁敢挑战管理极限,从严控制成本,从中争取到百分之零点几的利润,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一往无前,所向披靡,让其他企业望尘莫及。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控制成本,按产品成本构成逐项分解,精耕细作,挖掘潜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

四、全面开展“零次品”“零缺陷”活动。摒弃和创新质量管理理念,取消过去允许“次品率”“不合格率”存在的做法,要求企业的一切工序、岗位都要确保“不制造不合格品、不传递不合格品、不输出不合格品”。加强工序质量控制,切实做到每道工序的半成品都要百分之百合格,下线产品要百分之百合格,出厂产品要百分之百合格,同时,坚决杜绝生产和制造废次品。

你别说,这些措施真管用,一些管理薄弱的企业产品质量、劳动效率、物质消耗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开始攀升,扭亏、控亏、减亏的效果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