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企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的市场定位,关系到企业生存发展和前途命运。
军需企业陷入大面积亏损以后,不少企业对从事的主业一度失去信心,特别是在前些年国内轻纺行业“国退民进”浪潮中,多数企业对国有企业还要不要继续从事传统产业,一度产生了怀疑。
我心里清楚,军需企业的产业方向没有什么问题,否则,国内的轻工、纺织服装企业还怎么搞?不早垮了?军需企业之所以发生亏损,问题出在了企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市场定位上,产品档次低、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毛利率低和成本高的“四低一高”问题,才是导致企业亏损的真正原因。
对主业方向信心不足,就会影响效益,影响发展。军需企业实现整体扭亏为盈,特别是际华轻工集团成立以后,我和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商量,准备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也切实感受到,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就谈不上发展。
2006年11月4日,际华轻工集团“企业规划发展研讨会”在襄阳3542工厂召开,会议重点研究企业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问题。
为了加深会议效果,会议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由集团企业管理部部长刘海权组织各个工厂厂长参观石家庄3502工厂、3514工厂,河南漯河3515工厂和襄阳3542工厂通过技术改造,提高产品档次的生产现场,以及近两年新搞的样板工房。这些年,由于集团企业困难,各个企业整天都在忙自己扭亏增盈的事情,企业之间很少走动。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短短3年多的工夫,这4家工厂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让与会代表着实吃了一惊,感慨很深。也让大家看到了企业发展方向与产品市场定位的无穷魅力。代表们到了襄阳3542工厂,一见我的面,对4家工厂的技术改造和样板工房赞不绝口。有的说:“4家工厂的技术改造和生产现场,绝不亚于中外合资企业水平。”有的还说:“3502工厂的高空半自动吊挂流水线、自动化的吊挂式立体仓库,其他3家工厂整洁的生产现场,一流的进口设备,那才叫震撼!”
看来,第一阶段观摩学习的目的已经达到。
第二阶段,进入会议主题。首先由我说明会议意图,各家企业分头准备,再逐个听取企业汇报,最后逐一敲定每家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
在企业发展方向与主业定位上,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在确定中央企业主业时,允许每家企业的主业不得超过3个的思路,在充分听取工厂意见的基础上,逐一明确了每一家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同时挖掘了一批有发展前景的产品项目。
那几天,正好赶上我感冒发烧,我晚上在客房一边挂着吊针,一边听有些企业汇报,感动了与会的许多厂长。
会议结束前,由我对会议做了总结发言。
规划发展研讨会,专题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发展方向、产品定位与主营业务问题。与栗美霞副书记(右一)、胡福生董事(左一)在大会主席台
我用一口不太标准的陕西普通话,自信满满地说道:“几天的企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定位研讨会,开得不错。既明确了每家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又挖掘了一批有调研和发展价值的产业链延伸项目和新产品项目。搞好了,就会成为集团公司‘十一五’期间的效益增长点。尤其是通过研讨,认识更统一了,方向更明确了,发展信心更足了。”会议结束前,我再强调六点:
一、明确发展方向,加快结构调整。这次会议的最大收获,是通过集团与企业的研究讨论,明确了每家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回去后,各企业要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全面规划和安排好“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别是要安排好近三年的滚动发展计划。企业发展方向和产品定位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但是,这次会议的成果,在“十一五”期间是适用的,甚至可以管5年至10年,我们必须要有这样的思想定力。“十一五”期间,乃至未来10年内,各企业要坚定不移发展主业,谋划好主导产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下决心改变当前“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利润率低和成本高”的现状,要加快实现产品结构向中高档发展的步伐,到“十一五”末,使际华轻工企业的产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二、抓住机遇,做强做大。本次会议针对各工厂有市场潜力的项目、产品,提出了一批有调研价值的论证项目,各企业回去后,要组织懂专业、有思路的同志组成项目课题组,抓紧对项目的市场前景、发展态势、竞争对手的技术装备,新产品研发趋势,调整产品结构所需要的技术改造方案,进行调研论证,按照会议确定的时间,写出调研报告和实施方案。这批调研项目,对军需企业既是机遇,又是契机,事关际华企业“十一五”的生存发展质量,事关际华轻工集团能不能做强做大。这批调研项目中,有几个重点项目必须紧紧抓住:一是3542工厂的床上制品项目;二是3537工厂3万吨天然橡胶加工项目;三是新四五公司的3.4米宽幅印染线,以上项目一旦形成生产能力,就能分别形成4亿至6亿的销售收入。还有3502工厂的衬布项目和3543工厂的针织染整项目,搞好了也有2个多亿销售收入。这几个重点项目,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技改和投资项目,要抓紧论证。其他30个调研论证项目,也要抓紧抓好。如果有一半的项目最终有前景,能落地,际华轻工集团“十一五”末的发展,就会今非昔比。
三、跟踪市场,推进技改。多年来,军需企业的技改意识不强,装备水平与地方品牌企业相比差距较大,严重制约了产品结构调整,影响了企业生存发展质量。3542工厂在“十五”期间,投资3.5亿元进行技术改造,“十一五”期间准备再投入2.6个亿,进一步淘汰落后设备,使企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一流的水平;3514工厂引进德国德司玛设备后,订单饱满,设备一直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3514工厂的第二台德司玛设备和3515工厂第一台德司玛设备进厂后,总后已经确定,明年的双密度模压皮鞋不再招标,全部分给两家工厂。3502工厂投资7000多万元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军官礼服、常服市场上赢得了先机,成为集团服装企业中唯一有资格承做军官礼服的企业,有30万套的军官新式常服也将“花落”该厂。为什么要组织大家参观四家工厂的技术改造现场,就是要给大家提供一个发展导向。各企业一定要增强技改意识,树立“只要投入,才会发展”的理念。目前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自有资金不少,但缺乏技改意识,有钱不知怎么投。这次会议明确了各企业的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主营业务范围,有关企业就可以围绕产品升级、主业升级上技改,搞投资。我想强调一点,搞技改一定要有市场意识,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市场,跟踪市场,把握市场发展大势,技改的方向才会不发生偏差。要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力度,用3年至5年的时间,把际华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搞上去,通过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竞争军品和行业服市场。
武汉3506纺织服装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国民党联勤总部的武汉服装厂。新中国刚刚成立时,由东北第四野战军派南下干部正式接管。在际华轻工集团,当年从国民党联勤总部手里接管的军需企业还有6家,分布在北京、南京、沈阳、西安、成都等大城市。与赵卫生副书记(右一)在公司张毅董事长(左一)、钟家鸣书记(左二)陪同下,考察公司纺织生产线
四、提升研发,推陈出新。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科技研发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日益凸显。企业要发展、要做大、要做强,必须重视科技研发。目前一些企业虽然成立了研发机构,但研发方向不明,研发目标不清,内部缺乏明确分工,有的至今没有找到研发的切入点。新产品的研发,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厂长要亲自挂帅。一开始可以从模仿起步,在模仿的基础上再创新,从集合他人之长中再创新,从引进消化吸收中再创新,逐步实现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这次会议,把各个企业的产品档次,统一定位在中高档产品上,对于低档次、低附加值的产品,要分步骤退出。各企业要按照这次会议要求,把研发与创新的方向,定位在自己具有明显技术优势和市场潜力的中高端产品上。同时,积极推进研发机构功能定位和升级,3542、3502、3515、3537、3521工厂要率先争创国家级技术中心,其他企业也要制订在3年至5年内争创省市级技术中心的计划,以此带动企业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
五、完善营销,精耕细作。目前际华轻工集团的企业营销网络不完善,营销手段落后,多数企业至今采用单一的直销模式,不仅影响了企业市场拓展,也制约着企业发展。各工厂一定要拓宽营销思路,掀起新的一场营销革命。不仅要继续做大做好直销,有条件的要开辟专卖店,发展网络营销和国内国际代销、分销,做大销售规模。这两年,展会营销开始在集团企业起步,多数企业也舍得在国内、国际展会上花钱了。这是际华企业的变化和进步。围绕营销革命,一是要积极拓展市场营销空间,加快营销网络布局和建设。二是要细分市场,精耕细作,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重庆建设摩托,对农村市场进行精耕细作的发展模式,对我很有启发,际华集团的几个胶布鞋厂,产品直接面向农村、农民,我们的市场营销能不能走重庆建设摩托的路子,来个“一人管三县,重点在乡镇”,“县县建点,村村卖鞋”。真正做到了对农村市场进行精耕细作,胶布鞋企业的市场网络和市场营销,就会“无敌于天下”。 三是要拓宽营销渠道,充分利用展会营销、网络营销优势,广泛地接触国内外客户,并以此构建稳定的客户群。四是完善营销手段,探索营销技巧,提高在民品外贸市场的中标率。
六、转换经营机制,落实“六字”要求。目前际华轻工集团企业,正在分期分批实施公司制改制,要结合改制,转换经营机制,更新经营理念,使企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适应市场要求。当前,要着重落实好“六字”要求:
一是“找”——就是要“找对手,找标杆,找坐标”。长期以来,我们的企业不注重研究对手,不知道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犹如一支军队,面对一片漆黑的茫茫荒野,却不知道敌人在哪里,炮眼、枪眼在哪里,一支不知道对手在哪里的部队,怎么打冲锋?打胜仗?从现在开始,各个企业一定要找对手,研究对手;找标杆,明确自己的追赶目标;找坐标,知道自己在行业中的位置。
二是“跟”——就是要“跟踪市场,跟踪对手”。跟踪市场发展方向,跟踪对手营销策略和研发技改方向,做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尤其是面对强大竞争对手,要讲求策略。要像长跑一样,先跟跑,关键处再发力,最终超过对手。
三是“跑”——就是“小步快跑,大步快跟”。我们与外资、国内品牌和优势民营企业的差距已经不小,必须小步快跑,大步紧跟,逐步缩小与他们的差距。
四是“走”——就是“走进国内同行业先进企业大门,走进集团内部先进企业的大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企业要发展,必须走出去,走进国内同行业企业的大门,去找感觉,找差距。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与世界企业接触中找感觉,在感悟中不断磨砺和发展自己。
五是“进”——就是“尽快进入民品和外贸市场”。尤其是服装和皮鞋企业,军品比重过高,必须加快开发民品和外贸市场,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六是“退”——就是要“退出低档产品市场”。通过优化订单结构,推进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贵阳3535服装有限公司是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年代,由总部直接投资,由内地工厂对口包建,在贵定山区建设的“三线”军需工厂。当年建设的“三线”工厂还有湖北丹江口、河北承德、山西闻绛地区的另外18家工厂和10家军需仓库、医院。在公司党委书记周繁荣(右二)、副总经理许志云(右一)陪同下考察工厂生产车间
会议在一片掌声和笑声中圆满结束。
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了,产品的市场定位和主营业务清晰了,大家开始敢投资了,也重视研发创新了,一场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在各个企业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