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和压缩期间费用

控制和压缩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虽然与产品成本没有关系,但是它直接影响企业利润水平。

按照现行企业财务制度,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是营业利润,营业利润减去期间费用,才是利润总额。可见,期间费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水平的高低。

自然,能不能适当控制和压缩期间费用,对军需企业扭亏增盈至关重要。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三大块。其中,管理费用是大头。

在前期的扭亏增盈调查中,我发现,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军需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销售费用一般都不多,管理费用数额较大,一些银行贷款较多,特别是三线战略转移企业财务费用也不少。所以控制和压缩费用,必须实事求是,体现有保有压的原则。

一、在大力开发市场过程中,市场开发费用要保证,由于过去军需企业不怎么重视市场,投入少,随着民品和外贸市场的开发,销售费用势必会适当增加,这一头需要适当放开。

二、控制和压缩期间费用的重点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在管理费用中,旅差费、办公费、招待费和后勤人员的工资奖金是大头,可以控制可以压,少出点差,少买点笔和纸,少点请客送礼、吃吃喝喝,或者请客送礼、吃吃喝喝的档次低一点,省下来的就是钱。在企业,“省钱比赚钱要容易”。压缩机关和后勤人员的工资奖金,只能结合下岗分流和减人增效来解决,富余人员少了,管理费用自然可以降下来一些。

三、压缩财务费用的关键,是要抓好清仓利库,盘活存量资产,活化呆滞资金,加快应收账款的清收。我清楚,军需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这方面的空间很大,有许多文章可以做。多数企业仓库里,积压产品、半成品和原材料不少,越放越不值钱,必须加快处理,活化资金。还有应收账款,数额很大,其中有不少是陈年老账。只有把应收账款收回来,银行贷款才能还得上,或者少贷款,财务费用才能真正得以压缩。

道理讲清楚了,账也算明白了。一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压缩费用”的活动,在各个亏损企业逐步展开,做得好的企业,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分别下降了15%左右。节约费用的效果在企业逐渐显现。

但是,在压缩招待费用问题上,还是遇到了一些阻力。扭亏增盈调研期间,我发现一些企业尽管亏损,企业每天吃吃喝喝的事情并不少。在一些亏损企业的招待所食堂里,请吃请喝几乎天天不断,有的企业招待食堂的“小包间”,几乎天天客满。

我问这些工厂的厂长,目前企业这么困难,吃吃喝喝的事情能不能少一点。有位厂长告诉我:“吃吃喝喝也是一件没办法的事情,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军队来人,你请不请?上级来人,你请不请?兄弟工厂来人,你请不请?不请行吗?搞不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就给你小鞋穿。如今办工厂,厂长是孙子,人家是大爷,方方面面都得罪不起。”

但是,我发现,这位厂长讲的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一些工厂领导吃吃喝喝惯了,管不住自己,管不住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于是,我多次在一些厂长、书记会议上提出:工厂要想扭亏为盈,吃吃喝喝的风气必须刹住。

我对亏损企业的领导讲:不管是军队还是地方领导,只要了解情况,知道你是困难企业,一般不会到你这个亏损企业来蹭吃蹭喝。你不招待,他们也理解。倒是企业亏损,却每天大吃大喝,别人还真以为你是个“败家子”。说到底,亏损企业是“破落户”,不是“暴发户”,用不着那么慷慨大方,大手大脚。集团公司领导来了,家常便饭就可以。当然,对于市场客户要有所区别,做市场离不开客户,该怎么招待就怎么招待。

与新兴铸管集团公司栗美霞副书记(右一)、杨照明(左二)胡福生(右二)总经理助理兼西南、中南工作部部长在中南、西南地区进行扭亏增盈调研

我自己带头做起,只要是去亏损企业,一律在职工食堂就餐,住工厂招待所,不住宾馆,不吃宴席。

就是因为吃饭这件事,我在一家企业曾经发过一次脾气。

看完生产现场,听取了工厂领导汇报和一些职工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我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到了职工食堂一看,饭菜摆了一大桌。虽然都是一些家常菜,但是菜碟饭碗一大堆,工厂多年亏损,职工连工资都发不出去,吃什么吃?!当时我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当着食堂师傅的面,我给工厂领导狠狠地发了一通脾气。我说:“能不能在扭亏增盈上多动些脑筋,在吃吃喝喝上少动些心思。”并当场让食堂师傅留下四个菜,其余全部撤走。

那顿饭,大家吃得很沉闷,从始到终,没有一个人说话。吃完饭,各走各的。

很快,这件事情就在军需企业传开了。只要我到亏损企业,超标准接待问题解决了。后来,有的工厂领导告诉我:“刘总,你这样做没用,你来了,他们可以不请,可是你一走,人家该怎么吃喝还是怎么吃喝。企业亏损,关人家领导什么事?!”

越是这样,我越是想刹一刹这股吃喝风。我以集团名义,专门下发了《关于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简化公务接待的通知》,吃吃喝喝的风气在军需企业尤其是亏损企业慢慢地刹住了。就是盈利企业,吃吃喝喝的现象也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