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学科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三、中医肿瘤学科对肿瘤治疗的研究进展

1.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原则

扶正与祛邪相结合。中医在制定肿瘤的治疗原则时,特别重视患者的正气与病邪(肿瘤)之间的关系。因为中医认为肿瘤的发生与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疾病的最终转归亦由正邪的交争结果而定。祛邪是指以攻逐毒邪的药物或方法治疗以病邪壅盛的肿瘤病人,广义的祛邪实际上应包括手术切除肿瘤等;扶正则是指以扶助正气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治疗以正气虚弱为主的肿瘤患者。具体应用,在疾病的早中期或患者的正气尚未虚衰时,常以祛邪为主;在疾病的中期,正邪交争较甚,多以扶正与祛邪并用,遵循攻补兼施的原则;在肿瘤晚期,患者正气多已虚衰较甚,瘤毒虽仍亢盛,但机体不任攻伐,当以扶助正气为主,仅佐以祛邪抗瘤。另外,尚需注意患者既往的综合治疗,即在应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同时,应考虑到患者是否接受了手术、放化疗等对于机体及正气影响较大的治疗方法。

急则治标,缓则治本。前者是指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时,病情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若不及时处理将危及病人的生命或影响下一步的治疗实施,当先治疗急症,如消化道肿瘤或肺部肿瘤发生急性大出血时,其本虽在癌肿,出血为标,但若不及时止血,则病人的生命受到危及,只有经紧急止血等治疗后,方能考虑抗癌治疗以治其本。若肿瘤患者的病情较平稳,暂无紧急危重的证候,则应主要针对癌肿以治其本。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是指对于相同的肿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和措施。例如,同为肝癌患者,由于病人的个体体质差异,或处于不同的分期,或中医分型不同,或病理分化程度的差异等,应制定相应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案。异病同治则是指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病理类型,由于其病因病机相同,或临床表现的证候类型相同,亦可采取相同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例如近代研究较多的认识是胃癌、肝癌、肺癌等多种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出现脾虚的证候,因此,治疗时均可采用健脾益气的治法。

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中医肿瘤学亦吸取了现代西医肿瘤学的研究进展,在治疗肿瘤时遵循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首先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并酌情配合手术及放化疗、内治与外治、药物与心理以及一些单方、验方等特色疗法,互相取长补短。

2.中医治疗肿瘤的主要治法

中医学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法包括扶正培本、活血化瘀、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以毒攻毒等。近代中医对这些治法应用于肿瘤的治疗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并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扶正培本法包括健脾理气、益气养阴、滋阴补血、温补脾肾等,许多补益类中药,如黄芪、人参、天冬、麦冬等对于增强肿瘤患者的细胞与体液免疫有一定的作用。临床与实验研究尚表明,六味地黄丸用于治疗属癌前病变的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患者,可显著降低食管癌的发生率。健脾理气方(党参、白术、茯苓、八月札等)可显著降低肝癌高危人群的肝癌发生率;笔者用于乙型肝炎病毒(HBV)转基因小鼠模型,提示该方对于HBV与黄曲霉毒素B1的协同致肝癌有一定的阻断作用。补益类中药对保护放化疗所导致的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及改善晚期肿瘤的症状与营养状态有一定的疗效。

活血化瘀法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已有较多研究结果佐证,大多数活血化瘀中药具有抗肿瘤功效。另外,对于免疫功能的调节及增强造血功能亦有一定的作用。尤其在肿瘤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成为近年研究该类中药抗肿瘤转移的热点。尽管有少数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但大多数研究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有一定的阻抑肿瘤转移作用。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主要作为直接抗肿瘤或配合其它疗法以增强疗效,在对症止癌痛方面,活血化瘀中药已显示了较理想的疗效,从活血化瘀中药莪术中提取的莪术油;榄香烯等制剂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清热解毒法应用于治疗恶性肿瘤可直接杀灭癌细胞,同时又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许多清热解毒类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山豆根、石上柏、龙葵、七叶一枝花等均有直接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白花蛇舌草、肿节风、金银花、野菊花、黄连、黄芩、穿心莲、大青叶、白英和青黛等能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山豆根、青黛、蒲公英、喜树根、紫花地丁、漏芦等可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而金银花、黄柏、蜀羊泉等则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功能。临床上清热解毒法已被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从这类中药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或通过合成的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已有多种,诸如长春花碱、长春新碱、靛玉红、斑蝥素、喜树碱等。另外,清热解毒类中药在治疗癌症患者的感染以及癌性发热方面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软坚散结类中药山慈菇、牡蛎、半夏、天南星、猫爪草、僵蚕、昆布、海藻、瓜蒌等都具有一定的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如半夏对小鼠U14及肉瘤S180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许多软坚散结类中药对荷瘤小鼠尚具有免疫增强作用,如瓜蒌皮具有诱生干扰素功能;昆布中的藻酸盐可刺激T细胞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

有毒类中药多具有较强的抑杀癌细胞作用,例如从蟾蜍皮中提取的华蟾素现已经实验与临床证实对多种癌肿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斑蝥的水或醇类提取物对小鼠的移植性肿瘤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斑蝥素及其衍生物羟基斑蝥胺用于治疗800例原发性肝癌,有效率为60%,1年生存率为12.7%。该类中药在用于治疗癌痛方面亦有较好的疗效。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中医肿瘤学对肿瘤病人的治疗,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任何肿瘤患者在决定治疗方案前,首先要通过四诊收集患者主要证候,再分析辨别其属于何种证型。目前认为肿瘤患者临床上常见的中医证型包括:肝郁气滞型、气滞血瘀型、瘀血瘴积型、痰气凝结型、湿热蕴结型、瘀毒热结型、脾虚痰湿型、气血两虚型、阴虚内热型以及脾肾阳虚型。这些证型可同时出现于同一种肿瘤的不同时期,亦可兼夹出现在不同肿瘤患者。鉴于肿瘤患者有别于一般的其他良性疾病,在辨证之后,尚需结合辨病,即针对“肿瘤”这一共性采用一些有直接杀灭癌细胞功效的中药。选择辨病用药可根据临床治疗经验或现代中药药理提供的依据,甚至根据情况联合化疗药物。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给单纯接受中医药治疗的肿瘤患者处方用药,应包括辨证用药和辨病用药两大部分。另外,需附带的用药则是根据患者表现的突出症状,适当的加用少量对症治疗中药。

4.中医药与手术、放化疗的综合治疗

中药在对肿瘤的细胞毒作用方面较弱,因此中医治疗恶性肿瘤常亦与其他有效的疗法联合使用。在术前,对于一些虚证患者,适当地应用黄芪(注射液)等扶正药物,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全身状态,可为手术创造条件;对于实证患者,术前选择应用榄香烯乳、鸦胆子乳等静脉滴注,往往能使瘤体缩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对肿瘤的切除率。其作用机制可能在于所用药物使癌细胞变性坏死,同时能增强宿主的免疫功能。手术后适当的应用中药,可达到调理脾胃功能、益气养阴之效。同时,对于一些微癌灶可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以预防肿瘤的转移复发。

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主要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例如鼻咽癌在接受放化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多数病人会出现口干欲饮、口腔咽喉干燥灼痛、吞咽甚至张口困难等粘膜炎性反应,此乃放射线热毒之邪灼伤肺脏津液所致,肺开窍于鼻,故表现为上述诸证,可予养阴清热、解毒生津法治疗,以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多能达到减轻症状的目的。再如放化疗常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患者出现外周血象降低,面色少华,头晕眼花,少气乏力,心悸多梦,舌淡苔白,脉象细弱等证候。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统血为后天之本,综合诸证当属脾肾亏损,气血两虚,当以补益脾肾,益气养血为主,方药可予八珍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对于促进骨髓恢复造血功能有较好的疗效。中医药与放化疗联合应用尚可对放化疗起增敏作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丹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改善微循环,提高癌组织的血流灌注量及血内含氧量,减轻或解除肿瘤细胞的乏氧状态,从而增加放疗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有人对鼻咽癌患者在每次放疗前用丹参注射液6~8mL静脉滴注,共20次,对照组单纯放疗,结果丹参治疗组的原发灶和转移灶缩小的时间比对照组平均提前7天,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亦较对照组减轻。再如,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用健脾益肾扶正中药治疗Ⅲ—Ⅳ期胃癌200例,5年生存率Ⅲ期为51.65%,Ⅳ期为23.64%,显著高于国内外西医治疗的5年生存率。

5.中医肿瘤学科的特色疗法

中医在治疗恶性肿瘤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了许多单方、验方和偏方,这些药物近年已引起了肿瘤研究工作者的兴趣。有些单药甚至已被开发提取、纯化为低毒、高效的抗癌药物,进一步拓宽了其应用范围。如最近有学者从民间应用剧毒中药砒霜治疗肿瘤得到启示,开始研究砷剂治疗白血病获得了较理想的疗效。再如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癌肿的华蟾素,就是根据民间用蟾蜍治疗恶疮顽疾的经验而研制的。总结民间经验应用的该类药物还有斑蝥、壁虎、硇砂、鸦胆子、黄药子、蜘蛛、蜈蚣、蜂毒等,其共同特征是属于有毒中药较多。有些现已开发成供静脉滴注的全身抗肿瘤中药,如鸦胆子乳、华蟾素、爱迪注射液(含斑蝥)、榄香烯乳等,加上一些复方抗肿瘤中药如鹤蟾片、肝复乐、平消胶囊等已形成近代中医药治疗肿瘤新的特色药物。采用现代医学的介入插管技术,直接用中药莪术油(微球)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初步结果显示在瘤体缩小及患者生存时间等疗效与西医常规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类似,但在对肝功能损害及外周血白细胞的影响方面较应用化疗药物轻微。另外,我们还通过介入技术经肿瘤血管灌注中药康莱特、榄香烯等治疗肺癌等肿瘤,亦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临床中恶性胸腹腔积液在引流尽量抽净积液后,给予腔内灌注榄香烯、康莱特、莪术油等中药对于控制积液的生长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中医治疗肿瘤的特色疗法尚包括外用膏药、油膏、草药外敷等,对某些肿瘤的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特别是在止癌痛、减毒方面有独特之处,如应用辣椒痛可帖和蟾酥膏外用治疗肝癌癌痛取得了较理想的止痛效果,应用中药红归酊外敷治疗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渗漏引起的静脉炎,亦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它的一些特色疗法尚包括针灸、自然疗法等,若能应用得当,对肿瘤患者的治疗则有益无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