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综合治疗

三、综合治疗

(一)中医治疗

1.辨证治疗

【常证】

(1)邪毒内侵证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主方:黄连解毒汤加减

常用药:黄连6g,黄芩10g,黄柏10g,蒲公英30g,栀子10g,夏枯草12g,黄药子10g,白芷10g,甘草9g,皂角刺10g,土茯苓30g。

阴茎部疼痛加乌药12g、延胡索12g,理气止痛;阴茎肿胀疼痛,大便结,小便黄,加大黄6g(后下),白茅根30g,清热泻火,利尿解毒。

(2)湿热下注证

治法:清热解毒,疏肝利湿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常用药:柴胡9g,龙胆草10g,栀子10g,黄芩10g,生地15g,车前子12g,泽泻12g,当归尾10g,半枝莲10g,薏苡仁30g,苍术10g,土茯苓30g。

阴茎头或包皮糜烂,有恶臭味加白芷10g,蒲公英30g,清热解毒,排脓止痛;阴茎肿胀,出血加赤芍12g,仙鹤草30g,活血止血,凉血消肿。

【变证】

(1)肝经湿热证

治法:泻肝清热,解毒利湿

主方:当归拈痛汤加减

常用药:茵陈12g,柴胡10g,黄芩10g,猪苓12g,泽泻12g,当归尾9g,苦参12g,苍术12g,知母10g,太子参18g,土茯苓30g,防风10g。

热毒旺盛加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15g,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阴茎瘀结痛甚加桃仁12g,延胡索12g,化瘀散结,理气止痛;小便不畅加白茅根30g,车前草12g,清热利尿,凉血消肿。

(2)热毒蕴结证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主方:散肿溃坚汤加减

常用药:龙胆草10g,黄芩10g,知母10g,黄柏10g,天花粉12g,桔梗12g,昆布12g,黄连6g,柴胡9g,连翘10g,莪术10g,当归尾10g,赤芍12g。

阴茎溃疡肿痛加±茯苓30g,大黄6g,清热利湿,泻火解毒;小便黄刺痛加白茅根30g,车前子12g,清热利尿,凉血解毒。

(3)脾虚气弱证

治法:健脾益气,除湿消结

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常用药:黄芪30g,太子参18g,白术12g,当归9g,升麻6g,柴胡9g,陈皮6g,土茯苓30g,泽泻10g,薏苡仁30g,甘草6g。

纳差加麦芽12g,淮山药30g,健脾和胃,消食导滞。少腹胀痛加延胡索12g,乌药12g,理气止痛;低热加银柴胡10g,地骨皮12g,清虚退热。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阴补肾,清肝解毒

主方:知柏地黄丸加减

常用药: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泽泻15g,土茯苓30g,丹皮10g,山萸肉12g,杞子12g,蒲公英30g,夏枯草10g,牛膝12g,石斛12g。

口干欲饮加天花粉15g,葛根18g,解肌生津止渴。盗汗自汗加浮小麦30g,煅牡蛎30g,清虚热敛汗。

2.中药成药

平消胶囊:每服4~6粒,1日3次。用于邪毒内侵证。

新癀片:每服2片,1日3次。用于热毒蕴结证。

知柏地黄丸:每次1丸,1日3次。用于肝肾阴虚证。

补中益气丸:每次4丸,1日3次。用于脾虚气弱证。

龙胆泻肝丸:每次1丸,1日3次。用于湿热下注证。

双黄连(冻干)粉针剂:每次6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点滴,1日1次,连用7~14天。

3.药物外治

新癀片、如意金黄散、紫金锭(即玉枢丹):任选1种,适量,以利多卡因调成糊状,外涂敷患处,1日1次。用于阴茎头肿痛。已破溃禁用。

双黄连(冻干)粉针剂600mg/瓶,以利多卡因调成糊状,外涂敷患处,1日1~2次。用于阴茎头或包皮肿痛,糜烂(本院经验方)。

冰片田螺液局部涂抹,每日5~6次。用于阴茎头肿痛。

大黄30g,皂角刺15g,黄柏30g,苦参30g,冰片6g(冲洗),水煎外洗患处,1日1次。用于各证阴茎癌患者。

5~氟脲嘧啶软膏,适量,外涂敷患处,1日1~2次。用于阴茎头或包皮糜烂患者。

4.推拿疗法

腹部操作:

取穴及部位:中极、关元、气海、小腹部。

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摩法。

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位。医生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按揉法在中极、关元、气海处施术,每穴约2分钟。用掌摩法在小腹部施术3分钟左右。脾虚气弱证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按揉法在命门、志室、气海穴处施术,每穴约1分钟;点按阴陵泉、三阴交、复溜、曲泉,每穴约1分钟;用拿法拿下肢前侧和内侧肌肉3分钟左右;按涌泉穴,以透热为度。热毒蕴结证、肝经湿热证用一指禅推法或指按揉法在肝俞、天枢、期门、章门处施术,每穴约1分钟;用点法或按法点按阳陵泉、行间、丰隆、阴陵泉、太溪各1分钟左右;用拿法拿下肢前侧和内侧肌肉3分钟左右。发热用按揉法在百会、曲池穴操作1~2分钟;擦大椎,擦背部膀胱经(重点擦大杼至膈俞部位),透热为度。拿双侧肩,稍用力以酸胀为度。呕吐用一指禅推法沿背部两侧膀胱经往返操作5~8遍。用指揉法在脾俞、胃俞、膈俞、足三里穴施术治疗,以有酸胀感为度。便秘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或搇法沿脊柱两侧从肝俞、脾俞到八髎穴往返施术,时间约5分钟;用轻柔的按揉法在肾俞、大肠俞、八髎、长强穴施术,每穴约1分钟。

5.针灸疗法

体针:主穴:三阴交、阴陵泉、膀胱俞、中极、三焦俞、肾俞。随证加减:邪毒内侵证加风池、少商;热毒蕴结证加商阳、曲池、大椎;阴茎肿痛加太冲、曲泉;脾虚气弱证加气海、足三里、脾俞;肝经湿热证加阳陵泉、胆俞、肝俞、内庭。肝肾阴虚证加命门、关元、八髎、太溪。用平补平泻法交替,每日1次,每次留针30分,或点刺放血。

耳针:取穴:膀胱、肾、交感、肾上腺。每次选2~3穴,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或用耳穴压丸法,2~3天1次。

耳穴贴压:取穴:皮质下(脑)、肾上腺(下屏尖)、内分泌(屏间)。用王不留行籽按压在穴上,胶布固定,按压每个穴位,以耳廓发热为度。每日按4~5次,一般3~4日为1疗程。用于阴茎肿痛。

6.激光疗法:阴茎原位癌可以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如采用荧光除剂或激光、冷冻治疗、光动力(称光敏疗法、光化学疗法)等局部治疗可以有效治疗原位癌和保留阴茎的完整性,但是医生和患者必须制定和贯彻严格的随访方案。

肿瘤光动治疗系统——PHOTOFRIN/DIOMED®630 PDT治疗的基本方法分两个简单的过程。首先将光敏剂PHOTOFRN®注入患者体内。这种新一代的光敏剂具有很强的细胞选择性并且纯度高、无毒、可重复使用而不产生抗药性。经过一段时间后它能选择性地被肿瘤、癌变细胞自动摄取,并长时间潴留在病灶部位。使用剂量一般为2mg/kg。48小时后,以630nm激光照射。光源由光动力设备,即一台根据光动力治疗的需要所设计的特殊激光设备(DIOMED®630 PDT)产生,并经专用光纤带到病灶部位,照射时间根据肿瘤大小及具体治疗情况而定,一般每一个照射点需12~20分钟。PHOTO~FRIN®经光照后被激活,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而达到定位诊断和灭活肿瘤的目的。PDT的副作用:PDT的主要副作用或不良反应主要是光过敏反应,表现如同阳光灼伤。若有发生,一般需一周消退。故要求患者在治疗后30天内避光,特别是避免强烈的直晒日光,并尽量避免外出。此外,视治疗部位不同,也可能发生其他不良反应,分别如:发烧、便秘、腹痛、贫血、呼吸困难、尿频、血尿等,但程度均不严重。

7.灯火燋法:取阴陵泉、三阴交。取一根火柴棒点燃,对准穴位迅速灼灸。1日1次,连用3~4日。用于阴茎头肿痛。

(二)西医治疗

1.化学药物治疗:阴茎癌多属鳞状细胞癌,对多数化疗药物不敏感,仍宜手术为主。根据给药途径,可分为全身化疗及局部化疗。

术前、术后或晚期患者可辅以全身化疗,选择的方案有CBP(CTX+BLM+DDP)或FAMP(5-Fu+ADM+MMC+DDP)、或新药紫杉醇化疗。肿瘤表浅的年轻患者,为保留阴茎完整性及功能良好,可考虑局部化疗,常用5-Fu局部涂。必要时仍可改为手术治疗。

2.放射治疗:较小的病灶,单纯放疗可治愈,且不影响阴茎的排尿功能和性功能。若照射面积较大,治疗剂量较大者,晚期常发生纤维化,使阴茎变形影响功能。术后复发者,需照射残端和双侧腹股沟区。

根治性放射治疗:病者年龄,病灶直径大于2cm而小于5cm,有轻度浸润;有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但是活动的,直径在2cm以下,亦可采用阴茎根治性放疗。观察腹股沟淋巴结变化,必要时作肿大淋巴结穿刺,若有转移,则同时作腹股沟转移淋巴结区术前放疗。放疗后,待原发灶控制,作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方法:5次/周,每次180~220cGy,总量为6 000~7 000cGy。

姑息性放射治疗:原发灶直径大于5cm,已近阴茎部,有深层浸润及邻近组织受累,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已固定或皮肤红肿,有卫星结节,但尚未溃烂者可作姑息性放疗。

病者已属晚期,但一般情况良好,为减轻病人痛苦,减轻压迫所引起的阴囊或下肢水肿,可试行给予适当剂量放疗,可望达到姑息作用。

方法:5次/周,每次180~220cGy,总量低些,但小于4 000cGy。双侧腹股沟总剂量不超过6 000cGy。

对症治疗:阴茎头或包皮肿痛,给予消炎止痛剂或镇静剂;如阴茎肿痛、发热现象,可用双黄连(冻干)粉针60mg/kg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点滴;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400mg/支,利多卡因10mL加入5%葡萄糖液静脉点滴,每日1次。连用7~14天为1疗程。两药合用,能通过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炎通络止痛,减轻临床症状,起到标本兼治明显提高疗效。身体虚弱,不能进食,应予以输液,保证液体量和电解质平衡。

并发症治疗:阴茎癌溃破出血:安络血10mg,每日3次肌注;止血敏、止血芳酸等静脉滴注,每日1次。或维生素K34mg,每日2次肌注。

阴茎癌感染:选择合理应用抗菌药的总原则,选药有依据,抗菌谱合适,病原学检查支持,分线选药,经验用药,选用一线或二线抗菌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