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诊断
当恶性肿瘤患者出现典型的SVCS症状和体征时,诊断为上腔静脉梗阻并不困难。但上腔静脉受阻往往发展缓慢,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及其他创伤性诊断措施以明确诊断。
1.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X线检查最常见的异常表现是纵隔增宽,上纵隔、右肺门或肺门周围,或右肺上叶肿块阴影;而胸腔积液、右肺上叶不张、肋切迹少见。然而,需要注意SVCS患者的胸部X线片也可以正常。
(2)增强腔静脉造影:在CT应用之前,常用增强腔静脉造影来确诊是否为SVCS,至今在确定治疗方案,尤其考虑手术时,仍起着一定的作用。该方法主要是通过外周血注射大量造影剂来进行,但可能引起静脉炎、血栓和出血时间延长等并发症。目前通过运用现代技术,在荧光屏引导下,可将小导管导入预想的血管位置,注射少量造影剂,能容易地确定静脉血流情况和SVC阻塞的程度,同时可了解侧支循环的情况,且很少发生并发症。
(3)核医学技术:现代核医学技术也可以进行腔静脉造影,并可同时显示某些少见的侧支循环,如大脑静脉窦、静脉与左心房之间的通道、肝内血管通路。
(4)CT扫描:增强的CT扫描也可以显示侧支循环的情况,并且可以显示SVC血管内外的肿瘤以及血栓形成情况。CT诊断依据为阻塞部位以下上腔静脉或无名静脉增强效果减弱或消失;但是侧支静脉,特别是前胸壁皮下侧支循环明显强化。另外,CT扫描准确的解剖定位有助于引导针刺活检或其他诊断措施。对绝大多数SVCS的患者来说,CT扫描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
(5)其他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可用于SVC内血栓形成和外部肿物的压迫的鉴别;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辅助断层扫描(SPECT)可用于鉴别血管内转移性腺癌引起的SVC阻塞。
2.实验室检查
血清标记物如:β~HCG、AFP、CEA、LDH等有助于确立原发肿瘤的初步诊断,并应常规检查血细胞、血小板及肝、肾功能。
3.创伤性诊断检查
创伤性诊断检查主要用于获取病理学诊断。最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以下几种: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气管镜检查能直视气管及支气管内病变,并可以取活组织检查,有助于诊断支气管肺癌和明确SVCS的病因。②淋巴结活检。对于浅表肿大的淋巴结,可行切取活检;深部肿大淋巴结,可行针刺活检。有助于获得病理学诊断,明确病因。③胸腔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胸腔内病变的性质。④纵隔镜检查。可用于难以定性的纵隔肿块或浸润性病变的诊断,可以直接窥见纵隔内病变,同时行活组织检查。
以往认为SVCS是肿瘤内科急症。考虑到绝大多数SVCS是由恶性肿瘤引起,短时间的放疗对良性疾病和机体不会造成过度损害,而用于诊断SVCS的许多方法有危险性,因此往往在没有病理学诊断的情况下即进行治疗。但Schraufnagel等研究62例共93次上述创伤性检查,无一例出现致命性并发症。而对良性疾病进行放疗不仅是不明智的,并且放疗改变了活检标本,使之难以获得准确的病理学诊断。因此,除危急患者应针对引起SVCS的疾病给予初步相应的治疗外,其他情况下治疗之前均需要获得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