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疗毒副反应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放射线的杀伤作用是一种热毒邪气,放疗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热毒伤阴、气虚血瘀、瘀毒化热等证,在治疗方面多以清热解毒、养阴生津为主,配合活血化瘀。
(一)骨髓抑制
1.脾胃虚弱
主要症状:面色萎黄,精神倦怠,短气懒言,心悸,不思饮食,食后脘腹痞满,嗳气不舒,或时吐清水痰涎,肠鸣便溏,肌肉瘦削,舌淡胖或有齿痕,苔薄白,脉缓弱。
治法:健脾养胃补血。
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陈皮、鸡血藤等。
2.气血双亏
主要症状:面色少华,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口淡乏味,胃纳不佳,舌淡,苔白,脉虚大或细。
治法:益气养血。
方药:八珍汤加减。
党参、白术、生地、当归、白芍、黄芪、生甘草等。
3.精亏血少
主要症状:形体虚弱,眩晕耳鸣,眼花,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发落齿摇,手足麻木,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或弱或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生血。
方药:河车大造丸。
紫河车、生地、人参、龟甲、杜仲、牛膝、麦冬、黄柏等。
4.津枯血亏
主要症状:口燥咽干,肌肤干燥,尿少,大便秘结,舌红干,苔少,脉细。
治法:生津润燥。
方药:生脉散加减。
党参、麦冬、五味子、黄精、生地、石斛等。
5.瘀阻血亏
主要症状:面色或唇色紫暗,舌有紫斑或瘀点,舌下脉络迂曲,脉涩。
治法:活血生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
桃仁、红花、当归、生地、赤芍、川芎等。
(二)放射性肺炎
1.痰湿蕴肺
主要症状:咳嗽多痰,倦怠乏力,头重如蒙,少食多寐,舌胖,苔白厚而润,脉滑。
治法:宣肺化痰。
方药:二陈汤加减。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乌梅、生姜等。
2.瘀血阻肺
主要症状:咳嗽、胸部刺痛,痛有定处,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等。
3.肺脾气虚
主要症状:咳嗽、声低无力,痰多清稀,气短,神疲乏力,畏风,自汗易于感冒,舌淡,苔白,脉弱。
治法:健脾补肺。
方药:补肺汤加减。
人参、黄芪、熟地、五味子等。
4.肺阴虚
主要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不爽,口干舌燥,或见咯血,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百合固金丸加减。
百合、生地、熟地、玄参、贝母、桔梗、甘草、麦门冬、山药、当归等。
5.肺肾气虚
主要症状:咳嗽,喘憋,形寒肢冷,腰膝酸软,泄泻,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肾气丸。
生地、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附子、肉桂等。
(三)皮肤损伤
1.热毒蕴结
主要症状:放疗部位疼痛、皮肤发红。
治法:清热解毒。
方药:二黄煎外敷。
黄连、黄柏、虎杖等。
2.阴津亏耗
主要症状:口燥咽干,肌肤干燥,尿少,大便秘结,舌红干,苔少,脉细。
治法:养阴生津。
方药:生脉饮。
党参、麦门冬、五味子等。
3.瘀血阻络
主要症状:局部皮肤坏死、形成溃疡。
治法:生肌长肉,去腐生新。
方药:生肌玉红膏外敷。
当归、白芷、甘草、紫草、血竭、轻粉等。
(四)脑部损伤
1.肝阳上亢
主要症状:眩晕耳鸣,头胀痛,易怒,失眠多梦,脉弦。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知母、杜仲、桑寄生、牛膝、夜交藤、茯神、益母草等。
2.痰浊内蕴
主要症状:眩晕,倦怠乏力,头重如蒙,胸闷,时吐痰涎,少食,多寐,舌体胖大,苔白厚而润,脉滑。
治法:燥湿化痰。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半夏、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甘草、生姜、大枣等。
3.瘀血阻络
主要症状:眩晕,头痛,或兼见健忘,失眠,精神不振,面色或唇色紫暗,舌有瘀点或瘀斑,舌下脉络迂曲,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赤芍、枳壳、甘草、柴胡、川芎、桔梗、牛膝等。
4.肾精不足
主要症状:眩晕,精神萎靡、腰膝酸软,或遗精、滑泄,耳鸣,发落齿摇,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河车大造丸。
党参、茯苓、熟地、麦门冬、天冬、紫河车、龟甲、杜仲、牛膝、黄柏等。
(五)膀胱损伤
1.膀胱湿热
主要症状: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粘,或口渴欲饮,或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八正散。
木通、车前草、萹蓄、瞿麦、栀子、滑石、甘草、大黄等。
2.中气下陷
主要症状: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言语低怯,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益气健脾。
方药:补中益气汤。
党参、白术、陈皮、黄芪、升麻、柴胡、当归、生地等。
3.肾阴亏虚
主要症状:时欲小便而不得出,咽干,五心烦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
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等。
(六)脊髓损伤
1.脾胃虚弱
主要症状:四肢无力,胃纳不佳,食人难化,胸脘痞闷,面色少华,倦怠乏力,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弱。
治法:健脾和胃降逆。
方药:六君子汤。
党参、白术、茯苓、甘草、木香、砂仁等。
2.精亏血少
主要症状:四肢麻木,形体虚弱,眩晕耳鸣,眼花,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发落齿摇,手足麻木,舌嫩红,少苔或无苔,脉细。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河车大造丸。
紫河车、生地、人参、龟甲、杜仲、牛膝、麦冬、黄柏等。
3.痰瘀阻滞
主要症状:四肢麻木日久,或固定一处,或全然不知痛痒,舌有瘀点或瘀斑,苔腻,脉沉涩。
治法:化痰活血。
方药:桃红四物汤和二陈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赤芍、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