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手术疗法

第一节 中西医结合手术疗法

手术治疗是肿瘤治疗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大部分的肿瘤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但只有在肿瘤尚局限于原发部位及区域淋巴结时才有效,并可以达到手术治愈的目的。恶性肿瘤手术的特点不同于一般手术,恶性肿瘤可有局部播散及远处转移,手术的操作不当,便可以造成肿瘤的播散。

现代医学关于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经历了三个阶段,肿瘤局部广泛切除加区域性淋巴结清扫术,即HaIste dian原则,开创了肿瘤根治术,在20世纪的上半叶,在肿瘤外科的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该原则强调广泛切除,忽视器官功能的保存,强调手术刀的作用忽视其他治疗的作用。40年代麻醉术的发展、抗生素的应用和输血的完善使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增加手术越做越大,进入50、60年代发展了一些超根治手术,手术范围及创伤很大。如全胃切除等实践证明并未提高疗效。至此肿瘤外科由器官破坏性转到功能保护性。

恶性肿瘤的外科治疗创伤大,致残率高。因此,临床诊断和分期以及病理诊断是肿瘤外科治疗实施的重要前提,同时结合病人的体质状况。选择合理术式的一般原则是:早期肿瘤实施根治术或广泛切除术;局部晚期肿瘤估计难以切除的局部病变,先作术前化疗或放疗,待肿瘤缩小后再行手术;术后病理证实有癌残留或多个淋巴结转移者,再作术后辅助治疗。

中医外科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东汉时期华佗采用麻沸散麻醉后切除肿瘤就有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挎割者,使饮其麻沸散,须臾使于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显示出中医学在外科治疗上,在当时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由于受当时对肿瘤认识的限制,对肿瘤的外科治疗多局限于体表肿瘤的手术。如《指南赋》:“……顽疮愈而复发者,用刀细割……”,《外科启玄》:“筋屈屈于瘤,日久渐大,……用利刀割去之……”。同时对于肿瘤手术治疗后的复发已有了一定的认识。如《外科问答》有“……此名翻花疮,……唯用苦杏仁炒研细面,香油调涂,日两次,纸膏罩之,翻花日渐缩小,内服疹后化毒丹,如是者须二月之久,定能告痊。若用刀割,今日割去,明日复长,非但于病无济,第恐血水流多,变生他病危矣”。但多数医家认为恶性肿瘤切忌开刀,《医学入门》:“瘿瘤或软或硬,无痛无痒,体实者,海藻散坚丸、海带丸。……血瘤,四物汤加茯苓、远志。肉瘤,归脾汤、补中益气汤。骨瘤,肾气丸、补中益气汤。通用初起者,十六味流气饮,单蜘蛛方,稍久者蜡矾丸,常用自然缩小消磨,外敷南星膏,切不可轻用针刀决破,破则脓血崩溃,渗漏无已,必至杀人”。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确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如盲目开刀切割肿瘤,无疑是“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