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断

一、诊断

(一)诊断要点

1.病史:舌癌发展快,病程短。早期症状常不显著,初期局部可为无痛性,微隆起或无破溃之硬结,舌癌直径多在1cm以下,常为人们不注意。

2.症状:舌癌初发呈局部组织增厚的斑块,粘膜或粘膜下小结节,局部糜烂、裂隙,逐渐形成硬结、肿块。肿块中心可出现边缘微隆起之溃疡、微痛或无自觉症状。随病情的发展,病变向深部和周围组织浸润、溃烂,可出现剧烈的疼痛、口臭、涎水外溢、舌运动障碍,甚至影响说话与吞咽。病灶溃破后局部继发感染,出现组织坏死、出血、发热等症状。

3.体征:约有2/3舌癌患者有颈淋巴结转移,肩胛骨肌上的颈淋巴结和颌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较少见。少数患者可出现骨转移。

4.实验室检查:脱落细胞学检查:可在舌部病变处刮片作脱落细胞学检查,有时需反复刮片,直到诊断明确。

舌肿物活体检查:最常用的方法是钳取舌肿物进行活检。粘膜完整的浸润型舌癌可采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或手术切取肿物活检。

淋巴结活体检查:舌癌病人就诊时已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多为同侧颈淋巴结肿大,质地坚硬、表面不平、形态饱满,大淋巴结活检,有助于了解转移情况及本病的分期。

(二)鉴别诊断

1.舌白斑与红斑:此为舌粘膜鳞状上皮不典型性增生和过度角化,舌白斑常见,根据轻重可分为三度:Ⅰ度白斑呈浅白色或灰蓝色云絮状,质软;Ⅱ度白斑的病变粘膜增厚,表面粗糙,有浅裂沟及糜烂;Ⅲ度白斑表面粗糙加重,出现深裂沟,易出血。临床观察难以确定白斑转为原位癌的时间,需切除活检。红斑呈红色斑块状,可分为颗粒型和平滑型两种,镜下检查病变常发现早期浸润癌。

2.血管瘤:好发于舌、唇、颊等部位,多为海绵状血管瘤。常自婴幼儿即有,生长缓慢,病期较长,可呈局限性外突的单发小肿物。肿物可单发可多发,大小不等,形状不一,深浅不定,表面粘膜光滑,质软,有压缩性,常可透见暗紫色。根据病情可行手术切除或硬化剂注射或液氮冷冻治疗。

3.复发性口腔性溃疡:可发生于口腔各处粘膜。初期为水泡,泡破后呈凹形、圆形或椭圆形溃疡。直径2~3mm,溃疡表浅,有黄色纤维渗出物覆盖,可单发或多发融合成片,边缘整齐有红晕,周围组织软。患者感烧灼样疼痛,饮食、语言亦受影响。本病病程短,10日左右可以自愈,不留瘢痕。其病亦可此伏彼起,反复发作达数十年。